独立掌管一个千万级别的公司,与做一个帮人跑腿的金融狗,如何选择,一目了然。
☆、052 富人忽悠穷人时用的
莱德科技由帮鲁志萍签合同那个律师管,他也和黄炳安一样,在一个年入几万港币的扑街律师与一个大公司的总裁之间,轻松作出抉择。
作为律师,金富敏觉得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规范公司的架构,鲁志萍对此深以为然。
于是两个星期后,鲁志萍名下所有资产均与莱德科技实现交叉控股,包括曼菲特公司。
刘强他们收购企业的钱,也从莱德公司的账上出,将来那些企业自然就是莱德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了。
鲁志萍现在无比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留了五百万在身边,不然每次用钱都要走程序,甭提多麻烦了。
偏偏她还不能省却这种麻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怎么说她也是一个中.国版亿万富翁了。
金富敏刚刚帮她完成统计,个人净资产四千九百一十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二点六亿,妥妥的亿万富翁。
这些还不包括萍果科技和食品厂,当然,鲁志萍从来没有把食品厂当成自己的东西,从一开始就定位为鲁家的产业,只是她爹大男子主义,非要分出个子丑寅卯来罢了。
为了更好地与内地融合,曼菲特和莱德科技都分别在尚海、深市和江滨等地设立了分公司。
两个同样来自香江的掌舵人,不免都有点别苗头的意思,鲁志莱对此乐见其成,要是他俩好得穿一条裤子,那她就得考虑换人了。
其实两个公司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德科技注重投资,曼菲特公司则主营进出口。
现在金富敏正带着新招起来的员工,和刘强他们一起沿着深广线跑。
金富敏作为新晋总裁,和刘强等四个荣归功臣之间,也一样在暗中较劲儿。
为防止窝里反,鲁志萍再次给他们分出“地盘”来,金富敏披着港商的外衣,多参与大型企业合资谈判,刘强他们则主要针对中小企业。
其实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莱德公司账上这点钱是完全不够看的。
但鲁志萍想的是投资总有一个过程,等他们考察好、谈判好,钱也该来了。
钱从哪里来?当然是奥达集团了,上千万的生产线,可不是买回来当摆设的!
为求保险,无论哪个行业考察后,都要报鲁志萍定夺,避免把钱投到那种夕阳产业中去。
比如金富敏刚来几天就报了一个方案,说是与一家大公司合作,垄断几个城市的声讯传呼台,就被鲁志萍拒了。
金富敏虽然不懂老板为什么会反对入主一个才刚开始火爆的产业,但还是乖乖的停手,寻找下一个目标去了。
鲁志萍从这件事中看出金富敏对自己的忠诚度还可以,对公司的运营才没盯得那么紧,毕竟一个亿在人家手里,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曼菲特公司就简单多了,鲁志萍一出手就给了一桩大生意——进口至少价值五千万美元的人造皮革。
黄炳安再次感到不可思议又不折不扣的执行,并充分动用他的人脉,为下差的货款获得半年的还款期限。
只是心中到底还是有点悬,这么多人造革做成鞋子,起码有六千万双,再加上同时还要生产真皮的,那就突破一亿双了。
这么多鞋子,能销售完吗?但愿这回老板的运气还是那么好,嗯,是她的眼光还是那么准。
鲁志萍的眼光当然不会错,因为这种神来之笔本就源自她的“先知”。
鲁志萍记得九二、三年非常流行人造革皮鞋,连她们龙源县那种穷地方都满大街的人在穿,那在其他地方就更是更流行的不得了了。
不过国产人造革不透气、易皴裂,进口人造革不存在这个问题,又价格过高。
所以鲁志萍就提前进口这种人造革来囤着,这样不仅能解决鞋子流行开来后进口皮革抬价的问题,还能实现规模生产,降低成本。
有一点黄炳安没有猜错,那就是鲁志萍真的准备生产一亿双鞋子,但是不包括真皮的。
这么多鞋子国内市场当然容不下,有一半要出口到国际市场上去,包括西方发达国家。
这个时候的中国皮鞋出口限制还在比较多,但主要问题还是款式和质量都达不到要求。
鲁志萍这次卯足了劲儿,就是要敢为一次人先,让那些歪果仁也尝尝用他们的资源随便加工后、再高价倾销回来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