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林叔见李玉娇说话有条不紊,又有理有据的,不似平常乡野女子,心里便有了个数,道:“姑娘想知道什么,尽管问吧。”
李玉娇便细细打听了他家的地址,和这次办酒的明目。
那林叔说了他家地址,李玉娇便看向白荷爹:“白大叔,你经常在外头走动,不知道你知不知道这个地方?”
说来也巧,那个地方白荷爹还当真是去过,他道:“这我知道,我还去过那一片儿呢。那时候我还年轻,估摸着也就十六岁的样子吧。要说那件事儿,我真的记得特别清楚!”
☆、200 重建烽火台
白荷爹说着说着,仿佛回到了二十几年前:
“那年也是农闲的时候,我和我爹还有几个堂兄弟一起出去找活干。我记得那时候就是去了栖霞山,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们干的活就是在小山包上凿石头,完了把石头给运到大山顶上去。这活儿干了有大半个月,我们都挣了不少钱呢。”
说到这里,白荷爹哈哈一笑:“这不赚到钱了,我就娶了媳妇了。”
“是啊。”说到这儿,白荷娘也是满脸笑,看着白荷爹说,“我爹娘当时就说你踏实肯干,家里亲戚也都说我找了个好人家。”
白荷见她爹娘这大白天的就在不认识的人面前腻歪了起来,有些替他们感到脸红。
忙插嘴问了一句:“爹,你干的那活儿我怎么听不懂啊。听说过挑石头打地基做房子的,可那都是往山下挑啊。你们干嘛要把石头往山顶上挑啊?”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白荷爹道,“那时候我们挑的石头每一块可都是半人长的,没这么大的还不要呢。那可不是盖房子这么简单,那时候啊,是在建烽火台。”
“烽火台?”李玉娇忍不住出声,“我知道烽火台是打仗的时候用来传信的,可栖霞山怎么也算不上是交通要道吧,怎会选择在栖霞山上建造烽火台呢?”
李玉娇话音才落,那林叔的声音便响了起来,同时看向李玉娇的眼神中也带了些许赞赏之色。
“姑娘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
那林叔继续说:“虽然栖霞山不是交通要道。但我齐国南部多山川大河,西南边境山头更加密集。栖霞山是这一片最高的一个山头,山头高,看的就远,也容易被其他烽火台的将士们看到,所以当时便选择在这里建造烽火台了。”
“原来如此。”李玉娇.点了点头。
那林叔继续又道:“实不相瞒,其实这次我家不是办喜酒,而是这栖霞山的烽火台要重建了,二十多年前我和我家老爷都曾参与过这烽火台的铸造。如今重建,军中拨下一支队伍,其中不乏旧时兄弟战友,所以我家老爷必定是要盛情款待的。”
难怪,这林叔看着像是个练家子,不是寻常百姓,原来也是当过兵的。
李玉娇见这林叔说话坦荡,但她多留个心眼儿也不是坏事,便又追问一句:
“那以前那旧的烽火台呢,不用了?”
林叔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早年雨多,一次山体塌陷的时候给毁了。不过重建是会换地方的,这我倒不担心。”
“那就好。”李玉娇想了想,提议道:“既然我白大叔也知道贵府地址,我在想,不如就我们自己过去好了,就不劳贵府来人接了。”
那林叔爽快:“也好。”看了眼白荷娘道,“你们可以带自己人打下手,若只是二位姑娘,怕是有些不方便。你们过去三五个人,住宿的屋子是管够的。”
“刚才说过包接送,所以车马钱也是我家来出。”那林叔又补充了一句。
白荷喜道:“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201 给谢将军的家书
谈好以后,白荷爹娘去送了那林叔出门。
白荷道:“太好了,我爹也跟着去,我就什么都不怕了!也就是换了个地方,其实跟在家一点区别都没有。”
“主要是这主人家蛮好说话的。”李玉娇朝门外瞄了一眼,心中却隐隐有些担忧。
虽然平安县不是边陲县城,可与邻国也就隔着两三个城池。前世她早早就辗转到了京城,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苦难,但她也是知道的,边境大小战争一直没有停歇过。
如今,连废弃多年的烽火台都要重新修建,难道是要打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