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嫂万福(重生)_作者:七六君(126)

  “虽然陛下当即厉声斥责了他,又赏了他一顿嘴巴让他自己去领,可这件事到底还是引起了陛下的注意。陛下这才意识到你若留在京中,势必会教闲言碎语给淹没,不说坊间的传闻难听,便是太后娘娘知道了,只怕你也要有多少的罪受。”

  “是以,我二人才想了个主意,将你送走……”

  阿慈的心中,一时五味陈杂,不知道对陛下这个决定,是该感激还是该如何。她诚然是不愿走的,可陛下既然做了这个决定,她也违拗不得……

  她蹙眉半晌,才问高羡:“那,可有商量出了要将我送去哪里?”

  高羡道:“是,确是有两个地方。一是封地,二,是明尘师太的庵堂。”

  “封地?”阿慈一诧,“谁的封地?”

  “自然是我的。”高羡微微笑了一下,安慰她不必害怕。但阿慈瞧得出来,他那令她安心的微笑里,似乎还夹杂了一些难以言明的苦涩。

  他虽不说,阿慈却也想得出来,他那样苦涩的笑容是为的什么。

  ——他过去何曾有过什么封地,分明便是这一回临了了才封的。而陛下给他这样一块封地,言下之意又岂非是昭然若揭?

  先帝一共有过六位皇子。

  先帝早逝,嫡长子高巍继位做了皇帝,余下五位王爷里,除了早年便病逝了的五王爷,三王爷、六王爷皆是去了封地的,唯有太后抚养的这两位王爷被破例留在了京中。

  陛下虽然十分器重这两位弟弟,尤其端王爷,生前常常委以重任,可高羡心中也十分清楚,没有一位帝王愿意养虎为患。甚至还是两只猛虎,被养在了身边。

  如今,端王爷已不在了,是以高羡若去封地,名义上虽是为了他与阿慈好,实则却是将他撵出了京中,或者换言之——削藩。

  阿慈的心思聪明透亮,又怎会想不通这其中的关系厉害。

  她忽然反握紧了高羡的手,问他:“你想去吗?”

  高羡没有表露分毫不快,仍是微笑与她道:“我想不想没什么打紧的,只看你想不想。若去封地,虽然或许有生之年都无法再回京了,但你我确也可似神仙眷侣一般,从此再不用顾虑那些闲言碎语,逍遥自在任平生;若去庵堂……”

  他话音未落,阿慈已先拉着他的手,亦微微一笑道:“你不必解释的,我不去封地,就留在庵中。”

  高羡显然一怔。

  “我以为,”他一时有些讷讷,“我以为封地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可于你不是。”阿慈的眉目温柔似水,定定凝视高羡的眼睛。

  削藩这种事情,她又岂会不知,而高羡生来便不是池中物,他不该因为自己,被夺走一切权势与抱负后,丢去封地坐吃等死。

  “你不必为我考虑,你不再想想……”

  阿慈温柔笑着:“不想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自是鸡有鸡命狗有狗福的。何况庵堂亦很好啊,不必路远迢迢往封地受沿途颠簸,他日待风头与丧期过去,我亦可以回端王府,毕竟这里还是你建牙开府后唯一的家。”

  “阿慈……”

  高羡一时语塞,握着阿慈的手却是紧了又紧。

  他重又揽过她的肩,将她揽在怀里,低头在她额上低低一吻:“你放心,我必不会委屈了你,太后那里我会再寻个机会向她求情,她毕竟还是我生身母亲,总会有法子的……”

  阿慈伏在他的胸前,小声地应了一声。

  “庵堂那边,这几日我也会与明尘师太打好招呼,去了那里,她自会照拂你,你不用太过担心。庵堂虽说是清修之地,但王府里伺候的下人,你仍是可以挑两个使得顺手的带去,我亦放心一些。”

  阿慈抿着嘴浅浅笑答:“嗯。”

  “你这一去,少不得要住上一阵子,缺什么短什么只管派人来取,我只要得了空,便去看你……”

  阿慈闭上眼,环住他的腰,嘴角还挂着轻柔的笑,开口亦是轻柔答他:“好。”

  ……

  阿慈在迟恒一案结束的十日后,搬到了四王爷生母明尘师太所住的白雀庵。

  她在庵中一连住了数月,其间每日随明尘诵经念佛,日子过得倒也还算平静。

  阿慈原本入庵堂中还是有些忐忑的,她这一回来,明尘必然已知晓她是谁了,而上回她来时瞒下了她的身份一事,也不知明尘会如何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