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若能照晴天_作者:解语生香(3)

2018-11-24 解语生香

  奚夫人虚弱的说:“我不求她什么,只希望她平安的长大,老爷可有想好给女儿娶什么名字?”

  奚老爷颔首,笑了笑,“就叫洛晴。,她的笑就像晴天一般”

  三月天,春光正好,阳光从柳树新发的嫩芽穿过,洒向地面,柳树枝上两只黄鹂鸟儿浅吟轻唱。偶有微风轻轻掠过,为长安城添一片新绿。

  奚洛晴肩后的明月胎记甚是奇特。带着隐隐的白光,如皎洁的月光一般。

  两年后奚府又添新丫头,名唤洛天,双喜临门。外人道:虽不是儿子,但奚老爷独爱柳氏,一生只有她一位妻子,男孩女孩对他来说,都没有差别,只要是柳氏所生。

  十四年后…

  “姐姐……你小心点儿,待会儿爹来了,又要挨罚了……”洛天在房檐下焦急的扶着木梯,跺着脚,满脸红扑扑,好不可爱。

  “哎……爹总说女孩要有女孩样儿,三从四德,真的很烦啊!天天闷在家里,烦都烦死了,你走不走啊,不走我走了啊!”

  “上次出去就被爹罚跪了一天,姐姐,你快下来!红香!快把小姐扶下来!”洛天着急的叫着她姐姐。

  “小姐……你带上我!”红香说道。

  顺着院外的海棠树,跳了下去,一袭男儿装,掩盖不住女儿的娇羞,眉清目秀,手持一把桃花扇,那扇面自是出自名家手笔。

  热闹的长安城,各种摊贩的叫卖声,果然名不虚传。明月楼是整个长安最大的酒楼,不说它的菜系种类繁多,味道也是一流。但是著名的不是它的美食,而是它是以文会友的高雅之地,要进去这个地方,不是要看你有多有钱多有身份,而是看你有多有才华。除了熟识的客人,其他陌生的人必须有要展示他的才华来拿到他进入这里的资格。

  洛晴逛了逛长安城,进入了明月楼。两旁小厮恭敬的同声说:“洛少爷好!”洛晴微微点头,一副少爷气派拿捏的刚刚合适,刚进去找了一个角落坐下,要了一盏惯喝的茶,摇着她最爱的桃花扇,听着邻座讨论四书五经、三纲五常,过是隔壁讨论哪里哪里又发生旱灾皇帝如何赈灾等等。洛晴很是喜欢听这些论见,有些时候她可以在这里待上一天。

  突然一女子高声说到:世人只道是明月楼,这明月到底有何意?我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到底是想知道!看她的服饰与随行的人,便是出身不凡,应该世族大家。众人各抒己见,可她对答案始终不满意,轻蔑的眼神,说道:“明月楼也不过如此!”在座的有人已经认为她是刻意刁难,气愤不已,这是刻意为难?怎容一外籍黄毛丫头刁难?可都无可奈何。

  这时洛晴偷偷吩咐婢女准备一张古琴,她折扇一合,走到古琴旁,笑着说:“这有何难?众人安静了下来。”

  洛晴调了调琴音,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随后指尖落弦,双手开始抚琴,指尖在琴弦上优雅的跳跃,而楼上的松间厢房传来悠悠的萧声,洛晴抬头与一目若朗星,峨冠博带有宸宁之貌的少年郎相视而笑,这笑里有彼此信任,有以彼此为骄傲,有安心,有温暖。

  少年郎手持玉箫,洛晴抚于琴前,那少年郎、公子、一看便是出自书香世家,受笔墨书香熏陶。

  洛晴唇角微扬,指尖触碰琴弦,琴箫之音由洛晴、公子铺展而來,时而悠扬,时而空灵,时而大气,时而磅礴,如高山之势,如清水灵动,洛晴口中悠悠唱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琴一箫将所有人带入了纡回旋转的和音中去。

  他们显得从容镇静,恬然淡泊。而那少年郎的用玉箫之音附和这琴弦之意。寄托千古情怀的明月,远离家乡的游子,思想之情,正是在明月楼,千里共婵娟。这也正是心中之意。曲毕,每个人都情不自禁的感到一种无法制止的情感,或悲或喜或忧或愁,因他的所思所想而定,一阵阵袭上心头。众人惊叹,虽比不上高山流水,曲水流觞,但也是当事惊作。

  正当此时从清泉厢房窗边一副卷轴展开,写的便是洛晴所唱的,那一手辰书,笔力逑劲,不是当世大才子辰思还能有谁?那少年郎箫声若回雪流风,若闭月轻云。与那琴音自当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