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不错。看来你的数算本事确实强。”
看他那意犹未尽的表情,凌柔决定先下手为强,道:“不若我也考考你吧,礼尚往来不是?”
“我洗耳恭听。”聂琝有些期待,不知凌柔会出什么题给他。
“我需要你算一个人的寿命。”凌柔顿了顿,“他一生的六分之一是受父母照顾,而后活的生命的十二分之一,是受祖父照顾。又过去七分之一的年岁,他成了婚。五年后儿子出生,却不料儿子竟先其父而终,只活到父亲岁数的一半。老人因晚年丧子只活了四年就逝世了。”
说完一脸期待状的看着他,让你想看我笑话。
聂琝沉吟了一阵:“84。”接着慨叹了一句,“算是高寿了。”
凌柔点点头,算是认可了。
姜云只能一脸惊呆的看着两人一来我往。完全不知所云。
凌柔怕他还想继续出数算题。便开始想些别的话题,好转移他的注意力。瞧见他腰间挂着的笛子。于是开口道:
“聂公子,我看你制了一支笛子。吹着曲子来听呗。”
看你不认真走路,倒把精神用来考我。给你找点事做。
“你昨日听了,不是不屑一顾,调头就走么?”
聂琝想起昨日吹笛的事,居然无视了他。便故意歪解的说道。
什么时候的事?凌柔回想,实在是没印象,不知道侠女知道不知道。
随口回答道:“怎么会。你小人之心了。”一说完,凌柔恨不得捂住嘴巴。
聂琝侧身瞪了她一眼,不再说话,快步往前走。
凌柔赶紧往前追,默默跟在他后面,这也算另类的达到目的了吧?
之后,一路安静。
****
两人走了一路,未瞧见有人家,天色渐晚,看来只能风餐露宿了。
两人找了一个空旷的离水源近的地方。
看到有一块一尺多长宽,半尺多高的平滑石头,凌柔眼睛一亮,对着聂琝道:“你那匕首能把这个石头弄成锅么?”
“干什么?”
“我们可以找些野菜,做成热汤啊。这几天,不是馍馍就是肉,好想吃些蔬菜啊。”
聂琝也心有戚戚的点头,用匕首试着弄了一下。
匕首不负众望所托,聂琝刷刷的就弄出个锅的样子了。
把石锅放一边,两人一起一边捡柴,一边采野菜。
看着周围有一种青中带紫的野菜特别多,凌柔却有些不确实能不能吃,她不敢冒险,只好放弃。转而去采别的认识的野菜。
姜云看着凌柔错过那许多的青紫菜,跑去找那稀疏的其他菜。真想告诉她哪些可以吃,但没法发声,只好叹息。
而聂琝却是不知哪些可以食用,只看着凌柔采哪种,他也跟着采就是。
两人抱着大把的柴火和摘着的野菜回到水源处。
烧了菜汤,吃了免肉,围着暖暖的篝火,一夜安然。
第 10 章
清晨,姜云醒来。
聂琝已经开始习惯,凌柔一天一个脸色了。今天温柔可爱,明天冷若冰霜。
知道她此时不喜交谈,也不在意。两人安静的解决早餐,准备赶路。
侠女主动的把包袱提在手上,聂琝也见怪不怪了。
侠女醒来,凌柔是松了口气的,这走路真的是太累了。在现代一天能走5000步就不错了,路一远,公交、地铁、滴滴能选择的太多了。在这里她只有11路公交车了。还好这身体是侠女的,若是她原来的身体,昨天走那么一天,肯定脚底打泡的。
侠女一路蒙头向前走,步伐既快又轻便。聂琝虽然简单的练过一些拳脚,但那只是因小时候身体不好,找来炼体的,跟侠女那武功可没法比。
慢慢的聂琝就开始落后了许多。
聂琝先开始强撑着努力跟上脚步,可是后来发现,要跟侠女比体力,真的是件蠢事。他该比脑才对。
于是,开始动脑,要怎么吸引她注意力,好让她放慢脚步。她不方便说话,那么只能由他说,她来听。
有了,可以讲典故嘛。想了想,正好想起昨天她说的一句话。于是道:
“侠女啊,你知道‘对牛弹琴’是出自什么典故吗?”
侠女一听,觉得这不是个好词,但还真不知道什么典故,只能诚实的摇头。
“这典出汉·牟融《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