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苗回头看了一眼老院长,然后点了点头。老院长从衣服兜里拿出一张口罩递给沈苗,说道:“这里好久没人来了,灰尘很重的,戴着口罩慢慢找吧。”沈苗摸了一下档案架,的确有厚厚的一层灰。
老院长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你在这边找着,我去那边看看。我记得当时那个孩子来调学籍档案的时候,我在一本登记册上登记了编号的,我看看能不能找到。”说罢两人分头开始各自忙活起来。
过一会儿,老院长兴奋的拿着一个本子走了过来。对站在梯子上着翻看档案的沈苗说道:“小姑娘,我找到编号了。”说罢,指着书架说道:“你右手边第三排,93年的编号1993013,你打开看看是不是?”
沈苗迅速的翻到那边打,然后抽了出来。打开一看,虽然事隔多年,方正的模样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是沈苗还是一眼认出了档案里首页贴着的一寸黑白小照片,应该就是小时候方正的模样。沈苗用拇指擦拭了一下照片,再次确认了一下。没错,这应该就是小时候方正的模样。
看着照片,他那瘦小的模样。眼神里还透露着一丝丝的惊恐。
突然,沈苗鼻子一酸,眼泪不自觉的滴了下来,她自己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突然这样。
老院长看了看照片儿,然后又看了看沈苗的表情,低声的问道:“小姑娘,他是你什么人啊。”
沈苗抬起头,看了一眼老院长。然后笑着说道:“好朋友呀。”
老院长听沈苗这么一说,也不好再追问什么,接着说道:“这个孩子啊,我还是有点印象的,我那时候年轻,分管他们教学,他和别的小孩儿有点不一样,他很安静,孤儿院的孩子,是不能打的,连骂都要少骂,所以叫他们念书,很难的,布置给他们的功课,他们根本就不做。但这个孩子是个例外,课本上的功课,他都会做得很工整。所以我对他有点印象。”
沈苗听老院长这么一说,噗呲一笑,说道:“小时候,他也这么听话呀。”
老院子点点头,补充着说道:“还有一点不同的是,这里大多数的孩子,都没了原生家庭,或者对原生家庭一点都不知道。但他不一样,他是五六岁的时候被人收养,七岁时候养父母出了车祸去世了,才被送到这里的。按道理来说,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应该是有点记忆的。我们试图问过他原生家庭的情况,但他好像多数情况都是不怎么说话,他回来调档案的时候都已经有十五六岁了,再见到他,我都很吃惊的。”
沈苗翻看着档案。答案上只有编号,并没有名字。
沈苗抬头问了一下老院长:“哎,他在这里叫什么名字呀?”
老院长擦拭了一下老花镜,重新戴上之后说道:“这里的孩子啊,都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编号。平时喊他们,是有一个小名儿的,时间太久了,哪还能记得到那么多啊。”
沈苗听老院长这么一说,便不再多问,仔细的翻看着档案。
1990年4月16号,星期一。七周岁左右,被送到这个福利院的,送他来的人,没有留下姓名和联系电话,显然不想再被联系。
1994年7月1日,星期六。11岁左右,逃出福利院,便失去消息。
1997年4月12日,星期四。办理的学籍档案调离手续,调往黄树初中。有用的信息就这么多。
看完档案之后,沈苗将档案归回了原位,然后谢过老院长,便告辞了。
出了孤儿院,招手拦了一辆滴,告诉师傅,去黄树初中。
车出了市区,郊区再开了十几20分钟,打的车费将近40块。
因为是十一黄金周的假期,学校没人,只有一个门卫。大门上写着:黄树中学。沈苗走上前去,打量了一下,这门卫年纪应该也有五六十了。便礼貌的说道:“大叔,能不能找您打听个事啊?”这门卫见这小姑娘也还有礼貌,斯斯文文。便将他请进了门卫室,和她聊了起来。
沈苗直奔主题,说道:“大叔,您在这工作应该也有十几年了吧?”
这大叔连忙摆摆手,摇摇头说道:“哪里有哦?你是外乡来的吧。”
沈苗笑着点点头说道:“是的,是的。”
大叔喝了口水,说道:“我们这个黄树中学呀,是08年左右的时候好几个学校拆建过来的,建校还没十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