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听了他们攀谈旧事,初苒才知道,原来,这位内侍王麟竟是孝诚皇后的弟弟,也是王家唯一的庶子。
王家从前也是高门大阀,诗书传家,后来没于人丁寥落。虽然在他们这一代出了位皇后,可惜王家楞是没有男丁承继,好容易得了一个儿子,也是庶子。
王皇后性情温顺,端仪大方,身体一直孱弱。她曾育有三个孩子,依次是长公主萧萝阳、太子萧睿之和小女儿萧紫嫣。两位公主,是景帝仅有的两个女儿,深受景帝疼爱。尤其萧萝阳,她与萧睿之是一对双生,是景帝的第一对孩子。王皇后生产之后,因为体弱无力,景帝甚至亲自照看这一双儿女,疼爱之情可见一斑。
第110章心魔
景元六年,萧萝阳被景帝直接以其闺名为号,赐封为萝阳长公主,以示她与众不同的尊贵。温雅如玉的萧睿之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大晟朝的太子。
这位先太子萧睿之温厚聪慧,诗书皆能,但是人却如冰心琉璃一般,过于良善且身子单薄。虽然教人有些揪心,但是当时大晟正如日中天,景帝觉得将来江山由一位宽厚仁爱的君主来承袭,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是以并没有将萧睿之的孱弱放在心上。
王皇后身体每况愈下,诞下萧紫嫣后,便只能卧床休养。东宫势弱,才十二岁的萧萝阳便开始助母亲管理许多事务,很得景帝赞赏。
在萧萝阳看来,这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一切,随着一位齐姜圣女的到访,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位齐姜圣女便是妙懿。她美如仙子,慧如星辰,不仅赢得了景帝的心,也让整个后宫对她礼敬。入宫当年,她便被封为懿妃,居皇后之下,为众妃之首。
次年,皇子萧辰昱便出生了,或许是景帝对妙懿已爱之入髓,或者是因为王皇后的前车之鉴,景帝对这位懿妃的照顾疼爱,竟到了眼中独有她一人的地步。
萧萝阳很愤怒,她年纪尚幼,从小在王皇后身边长大,听母亲耳提面命,受母亲的管束熏陶,根本不懂得什么阴谋诡诈之术。只觉自己心头有一团烈火,烧得她快要疯魔。
在她眼中,天下除了父皇,还有一个站在世界最高处之人,那就是太子,她的同胞弟弟萧睿之。当父皇顾不上她,母后又长卧病榻之时。萧萝阳的这一团无根无源的天火,便灼烧到了太子萧睿之哪里。愤懑、嫉妒、不甘,萧萝阳火一般的情绪象炙热的浪,将萧睿之日日湮没其中,令他喘不过起来。
因为景帝的疏忽,跟着萧萝阳同居一宫的小紫嫣,更是成了萧萝阳掌中工具——用来向父皇博宠,用来向弟弟施压,年幼的紫嫣常常被萧萝阳痛打、威吓,用来出气。
随后王皇后的薨逝,萧萝阳的情绪更是冲破了顶点,怨毒,痛恨,势不两立!她将所有的冀望都寄托在太子萧睿之,这个未来的帝王的身上。她象一个名副其实长姐一样,日日督促他研习经典奥义,帝王术道,时时警示他提防懿妃,告诫他莫要失了父皇的信任。
但是最终,懿妃还是成了妙懿皇后,萧辰昱也渐渐长大,不过五六岁就聪慧异常、头角峥嵘。如果说萧睿之是一轮长空皓月,那萧辰昱就是清晨冉冉初升的骄阳,他不仅有昊日的宽仁博大,还有普照天下的气势。
景帝又怎会看不出这两个孩子的区别,但是一方面,景帝顾念与王皇后的结发之情,怜惜太子萧睿之无母孤零,而且太子并非没有帝王之相,也不曾失德。若贸然废去,必然朝野震荡。从另一放面说,妙懿皇后也根本无心争夺储君之位,反而时时教导萧辰昱礼敬先皇后,以太子为尊。
是以,景帝并没有在储君的人选问题上,有过动摇。
可萧睿之眼见着萧辰昱一日日长大,处处强于自己,不由心魔丛生,备受煎熬。
直到有一日,萧睿之大病一场之后,终于心灰意冷。他对萧萝阳说,他不想再做这个太子。他已成年,他想向父皇求取王皇后的祖籍漳郡作为封地,去为兴旺母后的家族做些事,也算他不辜负母后的一番寄望。
萧萝阳听了这等闲云野鹤的话,如遭晴天霹雳一般。她瞬间爆发,嘶喊、发脾气、将紫嫣掐得大哭,可这一回,疲惫的萧睿之都不为所动,他的心太累了,这个后宫让他透不过气来,太子的身份如枷锁一般,似要他拖向深渊地狱。
终于冷静下来的萧萝阳开始不断给萧睿之分析废太子的下场,历朝历代的逐个细数,讲述他们的下场有多么悲惨,与他们亲近的人又会受到怎样的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