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初苒_作者:万九儿【完结+番外】(214)

2018-11-23 万九儿

  如今这赠与圆了的经卷,只怕当真是初苒手书,以初苒对圆了的感激,来看望圆了也不是没可能,难道初苒真的来了虞山不成?仪修当即将初苒的行踪线索,及赠经之事飞鸽传书告知萧鸢。萧鸢接到消息,立时乱了心神,哪里还有心思与南越王遣来的密使打哑谜,况南越王到底是何居心,实在教人惴惴。萧鸢便不告而别,撇下来使,离了雍都。

  可怜那南越使臣四处请托门路,却任谁也不知懿王行踪。

  如此同时,乐熠果然也因为与元帝断了联系而生了疑心。

  乐熠素有元帝所赐临机专断之权,当下便从琼州脱身悄悄折返,留下副将与大行令聂鹏举在边境上与齐姜周旋。

  大行令的本职就是分管边区外邦、诸王列侯的事务,聂鹏举在外交上游刃有余,况他是聂家长子,虽不曾带过兵,却甚通晓军中之事。是以,聂鹏举一边辅佐恭王,挥军列阵与齐姜对峙,一边将数封国书发往齐姜。

  深居简出的大祭司王荻泓终于听到了风声,急召了世子荻穆回王庭问询。

  起先荻穆还顾左右而言他,激得荻泓怒掷了大晟的国书出来。荻穆见父亲已经知晓了边境的战事,态度反倒强硬,不仅承认此事是齐姜主动挑衅,还扬言要藉此一事,摆脱齐姜属国的身份。

  荻泓大惊,他已不过问政务多年,而世子荻穆向来处事得当,在齐姜深的民心,根本已是名副其实的齐姜王。荻泓怎么也想不通,世子是何时生了这样的心思。

  其实,荻泓数年之前,就打算将王位传于长子荻穆,但是因为齐姜是大晟属国,大祭司王也须得大晟皇帝的册封才能名真言顺。元帝一直迟迟不肯册封,皆因为心中对叔父的一份孺慕之情,是以,荻穆只获赐了世子爵,与储君监国之权。要待荻泓百年归天之后,荻穆才算是真正的大祭司王。

  可如今荻穆已经年界五旬,纵然父王荻泓从不干涉政务,且深居王庭内闱,连臣属也少见,但是荻穆还是在别有用心之人的百般挑唆下,渐渐对元帝滋生了不满,并将大晟的不册封视作羞辱,对于属国所受的种种约束,也开始厌倦。

  荻泓在与世子的争执中,虽然不明其中缘由,但是他却明显感觉到了荻穆对大晟的敌视,这是在十年前,世子刚开始执政时断乎没有过的情绪。

  荻穆甚至还提到了西北之地,即现在王左干所驻守的北川。当年齐姜平定暗族的战乱之后,因为饱受「人傀」之祸,国中人口凋零,许多州县空城座座,西北更是荒无人烟,荻泓将百姓集中在富庶之地养民、富民,景帝又鼓励大晟与齐姜通婚,人口才渐渐复苏。

  齐姜当时国力衰弱,无力国防,西北防线无人戍守,百乌骑虏可以随时随意袭扰两个国家,荻泓再三考虑最终同意了景帝的建议,将北川划入大晟版图,由景帝派遣将领接管。这样的决定在当时,无疑对齐姜和大晟都有益处的,自此,齐姜东线、北线都是和大晟接壤,再不必受百乌袭扰之苦。

  这些,世子荻穆从前都是知道且也认同的。他也并非是个朝令夕改,反复无常的人,到底是什么让他的态度在这样敏感的问题上起了颠覆性的变化。荻泓没有继续与他辩驳,只是在给他梳理了齐姜与大晟的唇齿关系之后,便不再多言。

  荻穆仍是坚持己见,一意孤行。

  沉默的荻泓却开始悄悄过问他许久不曾参与的政务,一番暗查之下,荻泓注意到一个人,都护大司马——耿默。此人不仅是个将才,在政见上更是激进,深得荻穆看重。可以说,荻穆坚持要脱离大晟,就是这位都护司马耿默从军事上给予了荻穆幻想。

  另有一件事,也令荻泓颇感到震惊,耿默有一个外侄名叫耿建昌,在大晟前骠骑将军聂焱手下任右将军。表面上看,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大晟齐姜通婚已久,耿建昌只是外侄而已,不过空担个亲戚的虚名。

  可是这耿建昌就在前不久,竟被聂焱斩于军中,且是军法处置。据说连身边的侍卫侍从百余人尽遭斩杀,轰动一时。聂焱「战神」的称号荻泓哪能没听说过,他在军中如此杀戮,元帝却不闻不问,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聂焱必是在清除祸患。

  一月前百乌十万铁骑奇袭威远关,聂焱恰好不在,待聂焱收复关隘,回京复命重返威远关,就立刻斩杀了耿建昌,难道耿建昌私通百乌国?!

  荻泓倒吸一口凉气,难道耿默与耿建昌皆是百乌奸细,欲破了齐姜与大晟的同盟,好乘乱得渔翁之利。还是这耿默根本就是暗祭司一族的余孽,一直居心叵测,欲将齐姜与大晟分而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