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初苒_作者:万九儿【完结+番外】(250)

2018-11-23 万九儿

  半个时辰后。

  穆风带了初苒飞马离开琼州,奔赴晟京。温氏兄弟则去了相反的方向,初苒连荻泓的面也没敢去见,生怕节外生枝。

  翌日,萧鸢果真找到荻泓相询,还带去了初苒的图影,可怜荻大师一大把年纪,还是替初苒撒了谎。萧鸢询问无果,更是坚定了亲自去齐姜寻找初苒的决心。

  元帝与聂焱已然抵达了京师,宋恒道、张廉携百官出城三十里相迎。

  晟京城的百姓也听说了各地的傀人事件,纷纷对舜纯及其所在的暗族充满了恐惧和怨恨,相反,对守护他们的天子荣归,则报以热烈的欢庆。

  见到元帝后,东郡王萧茂之这个昂藏七尺的铁血男儿也红了眼眶,他身材敦实,略有发福,见了元帝便要行君臣大礼,却早已被元帝一把扶起。此情此景,出城迎接的老臣们个个唏嘘哭泣,为恭迎元帝回宫的盛典平添了几分戚戚之情。

  元帝免去一切繁文缛节,只在宣室殿接受了群臣朝拜后,便开始一件件过问朝务及各地的奏报。似乎是忽然间,一切都回归了正轨,大晟宫里颇有些上下一心的气象,为了尽快理顺国中的大事小情,朝臣们甚是连午膳也都在宣室殿里吃。

  宋恒道的变化让元帝最有感触,他白发丛生谨慎收敛了许多,既不见了从前「顾命大臣」般的张扬,也没有丝毫要居功的意思。反观内史张廉却激进不少,时常在朝会上侃侃而谈,抒发己见。元帝进他为郎中令,位列九卿之后,他愈发踌躇满志勤于朝务了。

  第142章圣意

  乐熠仍任卫尉、卫将军,与郎中令张廉一道分管京畿布防和内闱宫禁。东郡王萧茂之则拒不受赏,返回了封地,元帝仍赐以万金,并御制紫龙袍一件相赠。

  聂焱接任了太尉一职,重整细柳营,新编羽林亲卫,元帝赐封征远大将军,授虎符,节制天下兵马。不日,聂焱便率部赶去琼州与驻守在昌勒城的萧鸢汇合,共计五十万兵马讨伐耿默。

  百乌千里边境甚是太平,听闻百乌圣主正焦头烂额的应付国中的贵族、财阀,百乌诸王首领个个冷眼旁观,虎视眈眈。

  南越国龟缩一隅,大气儿都不敢出,建州更是安宁。除了琼州与齐姜仍是战火绵延,其他各地百姓都已恢复生产,朝廷拨银抚恤,举国百姓都开始重建家园。

  元帝也腾出手来,惩治舜纯及与之一同谋逆的罪臣。

  宣室殿外,百级长阶下,元帝看了乌鸦鸦一干人犯,龙颜震怒。那里头有熟悉的朝臣,有宫里的侍卫、宫人,有外戚,有内臣…元帝一个个冷眼看过,大袖一挥,便有常侍过来展开诏书长篇累牍的宣读。

  元帝眸光冰寒,他这些年受得屈辱煎熬,今日都要一一报偿,他早有誓言,要将暗祭司一族挫骨扬灰。那诏书上所列桩桩都是重罪,底下跪着人,无一人可活命。

  廷尉章昭是出了名的六亲不认,铁石心肠。在元帝将所有谋逆者的罪行昭告天下之后,他便在最热闹的市曹架起刑具,烹!蒸!剐!烙!花样百出,枭首、腰斩者不计其数…每日里有十几架水车来回运水,也来不及清洗地上的血污,暗渠里都是翻着血沫肉屑的黑水,腥臭难当。百姓日日都聚拢在市曹观刑看热闹,猜测今日章廷尉又有什么折磨人的新花样。几日下来百姓中不乏有被惊吓痴傻者,呕吐昏倒者甚众。私下里,百姓都偷偷管章昭叫「章屠夫」。

  朝臣们个个出门脸色青白,走路腿股发颤,一天到晚战战兢兢,生怕下一个会扯出自己。须知,舜纯已把持朝政七八年,谁身上多少都有些不干净。

  在朝臣们看来,元帝乃温谦如玉之君,此番恶行必是章昭这个酷吏在邀宠作祟。是以,一些老臣告到宋恒道那里,只说章昭太过残忍,就连家眷也要拉到市曹去杀,行刑时,必在人犯面前先将其父母妻女杀尽,令其惊惧哀恸欲绝,最后才轮到犯事者。皇上的圣旨里可没有这一条,章昭如此行事,乃是不顾天理,藐视圣命。

  宋恒道却知道章昭是哪里来得底气。圣意有时候并不一定写在诏书里,若是这种时候元帝不吐一吐登基十年来积压的怨怒,却要更待何时?如今这位年轻的帝王俾睨天下,干纲独断,只怕对他这个丞相也是有怨恨的。他年事已高,纵觉得兔死狐悲,这时候也断不能说什么,只做出一副人老昏聩,耳聋眼花的胡涂样儿,每日照样强撑着去上朝。

  张廉就比宋恒道态度鲜明得多,闻听此事后悍然扔出一句:「得章廷尉此番处置,我大晟三十年内必不会再有胆敢谋逆者!若谁觉得残忍,则那人必有姑息暧昧之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