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嬷嬷更是心惊,长久以来,她真真是感觉到此女的与众不同。皇上居然肯让自己宠爱的妃嫔与一位尚未婚配的王爷一同出宫,而那位王爷居然肯为她挡刀而死。且不管是自家娘娘还是从前的长公主,轮番出手也没能将她拿下,反而还眼见着她圣宠愈盛。
看着惠嫔愤怒却又略显颓败的神情,宁嬷嬷想劝慰也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惠嫔正努力隐忍。前些日子,宋恒道亲自去帝陵接她回宫,自然不是为了叙父女离情,更不是闲来无事。
据宋恒道猜测,既然那位璃贵人在老山并没有香消玉殒,那么宫变之时她一定是在大晟宫里的,那封元帝走后从宫内传出的密信,让宋恒道始终觉得许多事里都有这位璃贵人的影子,她可不是一般的聪慧。但是如今齐姜与大晟对敌,这个丫头已失去了依靠和倚仗,在大晟势单力孤。
宋恒道想要告诫惠嫔的就是,莫要与这丫头为敌。这丫头现在所能倚仗的只有圣宠,但是圣宠不能长盛不衰,只要她不为皇上诞下子嗣,就没有大碍。相反,如果惠嫔现在与之交恶,则必然失爱于元帝。
惠嫔哪里肯听得进去,她知道父亲所谋划的从来都是宋氏家族的事。至于她,她的前程,她对元帝的感情,都要靠她自己去谋划获取。谁说那丫头没有威胁,圣宠就是威胁!哪日皇上一高兴,随时都可以封那丫头为妃、为后。如今的皇上龙骧虎步,俾睨天下,他想要做的事,谁还能阻拦的了。
见惠嫔平静无言,不可置否。宋恒道知道,这次惠嫔回宫定然再不肯相让。无奈之下,宋恒道只得徐徐说了实话,将张廉的状况和敏夫人日渐强势的事一件件讲与惠嫔听,惠嫔见宋恒道果然还是为了宋家的前程,更面露倦色懒得听下去。宋恒道摸清了女儿真正的心思,当下便与惠嫔做了交换约定——只要惠嫔顾念宋家的前程,他便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计代价的让惠嫔成为皇后。
惠嫔怦然心动,在她看来,只要父亲肯不计任何代价的争取,再加上自己的谋划,皇后之位就是她的囊中之物!
而宋恒道的心思则是想着待自己百年归山之后,只要有惠嫔为后,那么敏夫人就会忌惮,张廉也不敢过分嚣张。而惠嫔为了自身利益,会把宋家当成自己的助力来扶植,又怎会让张廉、敏夫人之流轻易染指。
宋家如今的现状,由不得宋恒道不承认,他这个女儿确实比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加起来都更顶事儿。尤其是经历这次宫变,惠嫔不仅机敏过人,谋略胆识也不输男子。宋恒道自觉垂垂老矣,后继无人,而元帝则春秋鼎盛,锋芒毕露,再想要从前宋氏一族大权独揽的风光已是不能。
为今之计,独有先捧了这个女儿为皇后,保住宋家现在的权势地位。而后再等孙辈中的翘楚长起来,到那时,宋家自然又是生机勃发。
第154章梦醒时分
惠嫔忽然想通了其中关窍,难得父亲也会有有求于自己的时候。若能得父亲助力,谋皇后之位则如探囊取物。正如宋恒道所说,璃贵人现在孤掌难鸣,怎比得过她有整个宋家,和宋家手中的人脉支持。
当下,父女两人就达成了共识,惠嫔承担起了庇护宋家的责任,也理所当然的得到了宋恒道的所有助力。
想到这里,惠嫔的脸色才略略好些,抬头吩咐道:「宁嬷嬷,准备一份厚礼,明日你亲自给璃贵人送过去。就说本宫怕扰了她养病,待日后她精神头儿好些了,本宫就去看她。」
宁嬷嬷会意点头应下。
「还有!多替本宫准备些赏银、首饰玩意儿,明日各宫必然要送来贺礼。每个来恭贺本宫晋封的人,本宫都有回礼。」惠嫔端了茶盏轻啜,脸上喜忧不辨:「如今这宫里太冷清,本宫要好好捧几个人上来,天底下可不是只有一个璃贵人千娇百媚。」
宁嬷嬷见惠嫔言语间全然没了先前的颓败之气,顿时也意气风发,高兴道:「是!惠妃娘娘。」
翌日一早,宁嬷嬷就带了一干奴才,抬着一只三尺见方的红漆小心翼翼地抬着送往凝华殿。
进了长春宫,宁嬷嬷垂眉敛衽,屏声静气。搁下礼物就要告辞,说是惠妃娘娘特意交待下来,切勿扰了璃贵人歇息。这礼物留待贵人醒来后,再赏玩解闷。
颐珠如今也老成圆滑,不似从前的耿直冷颜。福身谢了赏,恭谨地送宁嬷嬷出去。
初苒本就在内殿闲坐,如今她已大好,不过每日被元帝、颐珠盯着休养罢了。她自己也吃过寒症的亏,知道大意不得,是以虽然烦闷,可还是尽可能的听太医的话,闭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