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_作者:万九儿【完结+番外】(311)

2018-11-23 万九儿

  「臭老娘们…」

  惠帝忽然「嗤」地一笑,心里没来由地痛快。就连他也没敢这么骂过赵后,一个小小的帝姬倒胆大。

  皱皱眉头,惠帝想到皇后赵,心里就是一阵嫌恶。

  庄娥虽然老实沉静些,但胜在貌美温柔,这半月宠幸下来,床榻之上也是屈意承欢,并不木讷无趣。况且,庄娥到底是扶余国主的亲妹妹,赵是飞醋吃过了头?还是故意和他作对!居然去戏弄庄娥,哪有半分一国之母的气度?活该被人讥讽痛骂。

  惠帝鼻中冷哼,若不是为了国体颜面,他真想去好生夸赞那位卿欢帝姬一番。

  这样的大事,宫人们自然不敢私传,但是也瞒不过穆太后的耳朵。

  从去年冬天,白毓失踪开始,穆太后一直凤体欠安,咳嗽不止,不愿见人。

  今早听见芳清报知了赵皇后的事,穆太后当即气得把药都咳出来,直骂:「这个不成器的。」

  从前一后三妃,娄霖灵就不说了,是个别有用心的,可静妃、柔妃都是从太子府出来,都应该是与她情同姊妹的人,她却从来也不肯花心思去笼络。

  如今扶余国的公主庄娥,那么个老实温婉的人,维系着两国睦邻友好的人,她应该拉拢、礼遇才是,结果呢?大庭广众之下的戏弄,惹得柔然帝姬出来打抱不平。

  「骂得好!」穆太后拿帕子捂了唇,眼中带了泪影儿:「她这样的死脑筋,就该跌个大跟头,才晓得利害!」

  芳清默然。

  穆太后这样骂,看似厌弃皇后,偏帮外人,实则事出有因。

  要说这位赵皇后,可谓出身高贵,祖上原是富陵王。为响应高帝削减异姓王的国策,富陵赵氏主动放弃了王爵。而作为奖赏,高帝则允诺赵氏一族,可世代在富陵开矿铸币。

  富陵盛产铜矿,赵的父亲如今就在朝中任水衡都尉一职(就是掌管铸钱的官职),也算大燕的肱骨之臣。

  惠帝为太子时,就曾得了这位岳父许多扶助,彼时赵也还是少女心性,与惠帝相敬如宾,感情甚笃。不然,这么多年来,赵也不会一直稳坐后位。

  可如今,惠帝已不是当年的太子,赵也人老珠黄,这些皆是事实!

  明里暗里,穆太后不知道教了赵多少,偏这位赵皇后的脑子如榆木疙瘩一样结实,就是不肯开窍。

  年前,穆太后勉强支撑着病体,从这次遴选的秀女中,挑了两个性格活泼、惠帝喜欢的,让赵去向惠帝请封。

  三催四请,赵拗不过,才极不情愿的去了。

  如今后宫里,除了新晋封的凌嫔、陈充媛,再就是宫里几个老人儿柔妃、静妃和徐嫔,秦月澜则一直养在太后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穆太后看来,后宫里统共这么几个正经主子,惠帝岂能不胡闹?

  「取紫绶金册来!」穆太后挣扎着坐起:「送去给皇后,即日册封庄娥为妃!」

  「太后,」芳清忙上前扶了穆太后,旁敲侧击的提醒:「是不是缓几天?总要选个黄道吉日才好…」

  「你当我是气胡涂了,说气话么?」穆太后瞪眼气道:「骂都被人骂了,缓几天就能把脸面找回来?哀家担心的是皇上!如今,皇上兴头最大的就是四国结盟;庄娥才到大燕半个多月,皇上就召幸了五六次,可见也是喜欢的。她这个时候欺负庄娥,岂非有意和皇上过不去?」

  第233章皇后开窍

  芳清听明白穆太后的意思,忙闭了嘴,在穆太后背上轻抚顺气。

  穆太后又清咳了两下,悲道:「哀家不是不想给她留颜面,可给她留了颜面,我俭儿怎么办?」

  俭儿?芳清一愣,心道:这和小太子有什么干系…

  穆太后兀自喘嗽着数落赵后:「身为妻子,她木讷冷淡、不解风情;做为皇后,她又缺乏一国之母的眼界和心胸。这几年,哀家撑她撑得这么辛苦,为什么!她到现在都还想不明白。」

  「皇上的耐心已经没有多少了,哪经得起她这样耗…」猛地抬头看住芳清,穆太后压低嗓音道:「你们都当哀家是怕皇上废后么?不!哀家真正怕的是,皇后一旦失势,俭儿没了庇护,太子储君之位就会风雨飘摇。」

  「朝中!后宫里!会有多少人生出野心?有多少势力会蠢蠢欲动、争斗、角逐,从此,大燕国就要动荡了…皇上只有一个儿子,闪失不得!」

  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却一句句重锤般敲在芳清心头。

  利落的起身福礼,芳清脸色素白:「奴婢这就去送紫绶金册,一定会劝皇后娘娘速速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