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问题也就跟着来了,银子从哪里出。
惠帝愈发觉出娄霖灵的好处,如今金矿没了,他的「私房银子」也没了。为自己的「私事」大兴土木,就要看朝臣们的脸色,就要跟他们「商量」。
大司农管的是天下钱粮,而少府寺的钱虽是供皇家支出,却也不是无底洞,这两件事,少府寺杠下一件都很吃力。剩下的,他得去让大司农去筹措分拨出一份儿来。
可大司农也不是下金蛋的鸡,不是憋就能憋出银子来的,要想不影响国家正常的财政开支,还要满足惠帝的私欲,那就得增加税收,从老百姓身上盘剥。这从来都是一个敏感问题!
没有战事,国家又没有困难,贸然赠税,是要与天下人为敌的,就是惠帝自己想想,心里都有些发虚。
怎么才能既不激怒天下人,又通过合理的管道筹措到如山的银子呢?惠帝自然就想到了自己从赵氏一族身上尝到的甜头!
第270章疯狂的长公主
当初处置赵氏一族,惠帝可说是预谋已久,也可说是一念之间。
乘着赵湛锤杀楚瑜侯世子,和「轻钱」、「伪金」的谣言闹得沸沸扬扬之际,惠帝以雷霆之怒收归了富陵赵氏的采矿、铸币特权,但是并没有动赵家一个人,当然行凶的赵湛除外。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样的处置似乎很轻,很给赵皇后面子,但实际上却釜底抽薪,直接动摇了赵氏一族的根本。
本来这个想法就在惠帝心中盘桓已久,只是一直苦无机会。直到赵家三郎犯案,才终于得以实施。不过令惠帝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次雷霆手段,不止一举收拾了外戚,还连带获得了一笔颇丰的外财。
日前,惠帝会盟归来后,少府丞洛长忆在面圣时给惠帝算了一笔账。自富陵铜矿被收归朝廷后,只短短不足两月,少府寺便在富陵铜矿额外获取了近三十万两的收益。这其中间还涵盖了交接过程,是不完全统计。
这样大的数额,惠帝事先是没有想到的,而这部分收益搁在以往,自然是落进了富陵赵氏一族的口袋。
惠帝先是欢喜然后又愤怒,接着受了启发…最后就生出想要将各郡县、封地的采矿权统统收归中央的想法。而从宫中流出来的堂而皇之的说法是,皇帝要在全国整饬「私钱」、「伪钱」。
一时,各地收到风声的大矿主、郡守丞史们都慌了神,奔走相告,人心惶惶。
按理作为官员是不该担心的,但实际上他们早已和地方的巨富豪强们绑为一体,开矿不止为他们带来了政绩,还有朝廷所不能给予他们的源源财富。如今矿产一旦收归国有,由朝廷垂直管理,他们便再不能上下沆瀣一气,浑水摸鱼,哪里能不慌张。
而这些京城的大臣权贵们无不受过他们好处,有的甚至已经祸福一体,牢不可分,所以,这些夫人们才会聚在一处议起这件事情,目的就是想互相摸一摸底,试探各家的态度。
一旁的浅夕低着头,一门心思对付着自己面前的这碟桃花糕,暗里则摇头不止。
以惠帝好财贪色、骄奢淫逸的性子,这么一宗天降横财,既不扰民,又基本合乎情理,他怎肯中途罢手!只怕早就心意已决,缺的只是具体而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罢了。
这些妇人们在一起聚议又有什么用呢?
就算朝臣们都坚决抵制,一齐上疏阻挠,惠帝也不会改变心意,还会徒增怨恨。
除非,他们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帮惠帝弄到扩建大宫、和修陵寝的银子,又或者他们自掏腰包…须知,一动工可就是几百万两银子扔出去,如宫殿、陵寝这种工程真修起来,皇帝来了兴致,今日添这个明天加那个,根本就是没完没了的事,谁有胆子承揽?
反之,现在若有人能帮惠帝推行施行了这桩提案,只怕就一步登天,直接荣升为天子宠臣!
心念一动,浅夕盈盈抬眼,一一从各家夫人脸上看过去,认真记住这厚厚脂粉下的每一张脸。
夜已经深了,长公主醉意微醺,出来殷勤留客。
夫人们纷纷婉拒,各自乘车回府。
昭圭也不强留,亲热地拉着浅夕的手,一同送客,全然一副把她当了自己人的模样。可是浅夕却从自己微痛的腕子上,感受到了昭圭的愠怒。
待把人送走,浅夕就表示出倦意,明言告辞。她的身份到底是云英未嫁的少女,是受太后的托付,让昭圭好生照应的异国帝姬。不管昭圭因为什么不高兴她,也不能做的太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