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_作者:万九儿【完结+番外】(544)

2018-11-23 万九儿

  「真正经历过家破人亡的人,体会过生死悬于一线间的人,在这深宫里,都只会如履薄冰,慎思而行,而不是如她这般,只要事情看起来对自己有利,就什么事都敢做,什么人都能连手,这是愚蠢!」

  秦月澜开始有些明白浅夕的意思。

  裴颐华贵为郡主,自小养尊处优,一直受尽宠爱,看似经历了些波折,实则根本就不知道「怕」字怎么写。她是个谁都能用的人,浅夕让她拉拢赵怜儿,她便去了;太后让她算计浅夕,她也做了…没有信义,只有私心,这样一个人,就算日后不被柔妃利用,也能轻而易举被惠帝收服,成为她们计划的绊脚石。

  所以浅夕那日才会说,在这后宫里,少一个敌人比多一个朋友强。原是在那一刻,浅夕便已将裴颐华永远划出了朋友的行列。

  「四妹,我懂了,从今往后我不会再怨恨郡主。待她日后来与咱们和解,我便原谅她。」秦月澜面容平静,眼中犀利:「不止如此,我还要跟从前一样,与她做好姐妹!她不是想要在这宫里谋一席之地么?我定会好生用她,让她早日如愿以偿!」

  浅夕不可置否。

  如果只是这么简单就可以收服裴颐华,那她就不是颐华郡主了。秦月澜的手段终究还太温和了些,在这黑水深潭一样的后宫里,没有铁血手腕,根本无法震慑六宫!比如,穆太后。

  这样的事,还是留着她来做吧,浅夕疲倦地笑了笑:「姐姐能这样想,自然最好。」

  秦月澜了却了心结,便不再说话,轻轻摇扇,一直看着浅夕睡稳,才出去换了琼花进来服侍。

  …

  时间过的飞快,不过十来日,悦仙宫收整一新之时,惠帝便收到了郁图帝君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国书。

  国书中说帝君闻喜讯而不自胜,仓促之间,又挑选良驹千匹、皮毛十车、珍宝若干为帝姬添妆,并祈愿两国从此能世代友好,永结同盟!

  出手固然是小气了些,好在没有提什么要求,措辞也极喜气,惠帝看了还是很舒心的。是以,次日便回复了郁图帝君的书信,并附以国书,愿意开放郢水关的贸易,让两国臣民也可以自由往来,缔结姻亲。

  封妃之事尘埃落定,再不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

  悦仙宫成了大宫的焦点,更是整个东都城议论的话题。

  如此,就算玄机六影刻意隐瞒消息,慕容琰也会很快知道了吧…浅夕心神不宁,仿佛已经看到遥远的官道上,乌云骥日夜兼程,朝东都疾奔而来的模样。重重的马蹄声,仿佛每一下都敲落在她的心口,直将她踩踏地得痛到麻木。

  「帝姬,帝姬…」正在奏事的使者金涣发现主子心不在焉,几次咳嗽提醒无果,只好抬头呼唤。

  「好了,我知道了,一切都照金大人说的办吧!」浅夕扶额头痛。

  她根本无心理会金涣说的那些细节,听到郁图帝君连要求都没提,就爽快答应了大燕的建议,浅夕便可以大概猜到乌伦都方面是一个什么情形。

  算起来,她若为妃,郁图帝君就是惠帝的老丈人,占了这等便宜,郁图帝君一定在偷笑不止。加上之前耶兰牧场的事,柔然国上下都对郁图歌功颂德,那时候郁图对她的态度,就已经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再后来,大燕为培养出神驹,一直向柔然重金大量购买稀世珍药。如今郁图赚的盆满钵满,国库充盈,在国内又是减赋,又是赈抚灾民,不出意外的话,柔然现在应该是北方六国中,应对灾情最从容的国家。

  浅夕几乎可以肯定,郁图早就放弃了之前让她在燕国做暗探的想法,转而期待着她可以在两国外交中有更大的建树,继续为柔然谋得更多的利益。是以,当惠帝送来国书,提出要纳浅夕为妃之时,郁图便抱着求之不得的态度,又是给浅夕添妆,又是表达两国世代友好的意愿,只求惠帝莫要中途反悔才好。

  第414章封妃大典

  封妃大典就定在三日之后,因为穆太后力主速办,所以太常寺一早就选好了几个吉日,只等柔然国书一到,就拣最快的日子挑。

  皇后赵直呼太匆忙,也无人理会,她只好独自在长信宫里当着太子发牢骚,说是穆太后心虚,仿佛快些将帝姬纳了妃,就能掩盖她算计帝姬的事实一样。

  太子只是沉默。

  华宫里柔妃得了信儿,便借请安之名,去长信宫看望赵后,说是担心大典过后,赵后就要回行宫去,她怕又赶不上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