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惟元到底不是那些迂腐的老夫子,只是瞬间的尴尬,便明白了浅夕的态度这位郁贵太妃,是想要韬光养晦,明哲保身。倘若今日他不将话说得透彻清楚,哪怕天大的事,她也是不会出手相助的。
细细分析了当下局面,董惟元委婉但是极明确的表达了他对柔然和大燕盟友关系的忧心,希望浅夕能从中斡旋。
这一次,董惟元没有任何倨傲和保留,问题都分析的十分透彻且态度诚恳。
频频颔首,浅夕没有再推脱。便是依着她自己的想法,也是想找个契机,给郁图帝君去几封书函,打消郁图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原来竟是这桩事,阁老实在太客气了,本宫千里迢迢远嫁大燕,为得可不就是两国长治久安,永结盟好?如今先皇虽已不在了,本宫膝下却还有宝儿,若是两国真有什么误会、嫌隙,本宫就算竭尽全力,拼了性命,也要好生劝谏父君!」
看着浅夕一力承当、胸有成竹的样子,董惟元心中隐约生出一种错觉好像这事儿就算他不来求,到了适当的时机,浅夕一样会出面解决一般。
那他今日好话说了一箩筐,算怎么回事儿!是旁人要过河,他就傻头傻脑冲上去搭好了桥么?
郁闷告退,董惟元只想瞧瞧浅夕是不是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可以劝服郁图帝君。
浅夕也不含糊,送走了董惟元,当即宣来琼花,吩咐她即刻传命使者金涣,让其明日一早入宫觐见。
琼花露齿一笑应道:「娘娘,这次召金使者进宫是为了何事,跟董阁老有关么?怎么刚才阁老出去时一脸吃瘪的样子,奴婢都忍着没敢笑!」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浅夕不禁皱眉奇怪:「阁老当真不甚开心?」
「哪有半点开心的模样啊!」琼花大咧咧比划道:「脸又黑又长,依奴婢看,他出了咱们悦仙宫都能找人去吵一架!」
抿唇思索半刻,浅夕有些心烦的挥挥手道:老也是你能编派的,天儿都晚了,还不快去!」
「喏。」
琼花并没多想,一溜烟儿赶去宣旨。
那边,裴颐华也隐约听到些消息,到了晚间,浅夕就亲自过去长春宫,跟裴颐华商议了一番。
裴颐华听罢,连连赞成,直说此事非妹妹不能成!
浅夕瞧她确无芥蒂,便安心回宫安排。
交泰殿里,明珠撤下了残茶,人却站在裴颐华身边出神儿:「娘娘,您不觉得郁贵太妃太奇怪了么…天底下真的会有这样公心无私的人么!」
裴颐华心头微微一滞,她知道明珠这话里,一半是敬慕,一半是狐疑。
之前,她何尝不是如此。
但是每每浅夕对前朝后宫之事侃侃而谈之时,她就有一种莫可名说的无力感!
怀疑,对她来说,根本没有半点好处。
因为这个女子太强了,裴颐华能深切地的感受到,只要浅夕诚心算计,她根本避不开。在从前一次又一次的明暗交锋中,她的一败涂地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浅夕行事十分聪明,除了在已故的秦月澜面前,从来不曾当众折过她的脸面,在宫中诸人心里,她一直是风光无限,一路平步青云,稳稳走到今天的位置。就好似很久很久以前,浅夕就打算好了,要将她推上后位一般…
第544章巧劝郁
心底微动,裴颐华淡然一笑:「这世间真真假假本就没人能看得清,不过哀家能有今日,也确是多得郁贵太妃的帮助!所以,莫说此刻她无所求,便是有所求,哀家也需还了她人情才安心。」
明珠一听就知道裴颐华是指月前允浅夕去枫露行宫「休养」一事,当即笑道:「这是自然,如今贵太妃一切,可不都要仰仗太后娘娘的照顾?说到底,总是个异国人,有娘娘肯知她、懂她、信她,贵太妃也算求仁得仁…是奴婢多虑了。」
裴颐华听了明珠一番逢迎之辞,也不揭穿,只是点头道:「哀家最遗憾还是怡妃去得太早,当年若不是那桩祸事,哀家与她可是姑嫂之亲呢!」
听着裴颐华声音微涩,明珠也跟着红了眼圈:「可不是造化弄人么?不过缘分就是缘分,中间生了这么许多波折,怡妃娘娘最后竟然把皇上留给了太后,可知天意早就安排好,太后与怡妃娘娘有这一段绕不过去的善缘。」
主仆二人皆是唏嘘,一个秦月澜化解了二人所有的猜疑活着的人有欲望,死了的人还能图个什么呢?当时的情形,可说是秦月澜不论将慕容瞻过继给谁,谁都能一步登天,这满后宫不是只有她裴颐华一个人选,徐嫔、凌嫔都有这个资格!浅夕的人情,裴颐华可以不领、不信,但是秦月澜的托付,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恩义…她裴颐华会感念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