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水微微发起了红光,将颜色一缕一缕荡入到树根,那树也发了一阵微光,瞬间精神抖擞,像沙漠里久行缺水的路人,忽然尝到了甘霖的味道,极为兴奋的晃了晃身体。
树上碧玉色的果实也亮了亮,光芒四射,随即便有一颗变成了血的颜色,从蒂上脱落,飞了过来,落到了欧阳燕的手上。
果实的红光遇到肉体则慢慢的变成的实色,光彩凝住,像睡着了,又成了绿色。
小女孩说,“你现在回去,倒一杯水,将果实放进去,果子遇水即化。人若是能进食,你便直接给他喝下,如若半死不活不能进食,你便先用手指沾些水汁淋到他脸上,再慢慢将汁水给他灌下,若是死了,就给脸上,手腕上,脚腕上都淋些汁水,然后慢慢灌下,只要他死后没有过七天,都可以再活过来。”
欧阳燕把那果实贴在脸上,有些激动,想哭哭不出来,想笑也笑不出来。
片刻后,她恢复了平静,从袖中取出一块丝绸手帕,小心的将果子包了起来,放进了胸前的衣内。
小女孩把欧阳燕送到了一艘一人长,半步宽的小舟上,那舟上无人,无物,如一片叶子。
女孩向欧阳燕挥了挥手,露出几分悲伤,“姐姐你在人间的时间不多了……保重。”
欧阳燕的眼泪突然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发泄的涌现出来,全身发抖。
船已慢慢行了,她却突然抓住小女孩的手,大声道:“我好后悔……”
船停了,女孩愣了愣,之前来的人可从来没有那个像今天这个年轻女子这样,他们一个个都是一副活死人的模样,脑子里四大皆空,来来去去木偶一般,毫不畏惧生死。以至于让人错觉的以为是跟一帮死人打交道,而今天,这个女子让女孩颤动了,她的目光,她的泪水,她低泣的声音,让人隐隐的心疼。
女孩儿感觉到她还是个人,一个活人,她一下六神无主,焦急的说,“你现在后悔来不及了啊……”
欧阳燕慢慢放开了女孩的手,擦了擦泪,又渐渐恢复了平静,如来时沉寂的模样。
船又动了起来,她直直的站在船头上,顺风直下,箭一般窜入了远处的雾中。
欧阳燕的身影越去越远,直到再看不见,但她的声音却如隔世一般传来,钻进了小女孩的耳朵里,低低的话语轻软柔绵,带着几分低泣,“我不后悔送了性命,只悔当初珍惜的太错,误了心,如今有了舍不得……我好舍不得……”
第3章
欧阳燕这一出门才想到,来到京都这些时日压根儿没出过门,不认识路啊,反正这人已经好不容易出来了,再回去找人画地图是不可能的,只能硬着头皮随便走。
川国京都叫掖城,地方偏北,春秋短,夏冬长,夏天格外热,冬天格外冷。
欧阳一家初春时从边疆往京都赶,拖家带口,缓缓而行,走了两个月左右才到,又在京都住了一个多月,如今已经渐渐入夏,天气燥热起来。
欧阳燕从府里出来时已是正午,阳光直照,火辣辣晒在人的脸上,头都不想抬。
她外层套着一身劣质的家丁衣服,一出汗便紧紧贴在身上,捂了一身热气,十分难受,不禁拉了胸口衣裳松开了一下,拿右手掌当着扇子使,左手背后,学着哥哥平时样子,哼着哨子,吊儿郎当的走路。
周围行人川流不息,比边疆塞外简直不知道多了多少,衣着也鲜艳华丽。
她深深体会到,在边疆看的是沙子,来这里是看人,这让她心情无比兴奋,因为她是最爱热闹的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有好玩的玩意儿。
看了人家的巧手捏泥人,围观着又逗了逗摊上叫卖的金丝雀,欧阳燕一心还想着怎么可以弄匹马来去找哥哥,也要射上几把箭过过隐,但此时最重要的还是祭一下五脏庙,腹中空空,咕噜咕噜直响。
她左望右望,看到一家望福楼的酒馆子便走了进去。
小二眯着眼斜着欧阳燕的一身打扮,见她身材瘦弱,一头汗水,下人衣服,十分瞧不起,不让她去楼上,把她挡在了楼梯口,要给她安排楼下位置与他人搭桌。
楼下杂乱,多是一些粗犷大汗,长须胡,歪坐着,一脚踩在长凳上,一手举着大碗酒,嘴里时不时还喊着什么粗语。再有就是些年迈的老人,眯着眼吃饭,眯着眼品酒,摇头摆脑的,还有几个妇人哄着哭闹小孩子厉声吓唬着喂饭的,多是拼桌,挤的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