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琰可不管人家什么眼光,他的心都在安抚老爷子的份上:“爷爷,那我也得去安排好地方给您住啊?离过年也就半个月,等我一弄好,就来接您行不?还有,佳媛转学也得弄好才行,再过两天教育局都放假了。”
顾桐笑眯眯的对他说:“爷爷,您年轻的时候不是喜欢钓鱼吗?我得给您准备好两跟钓杆吧?”
老爷子一瞪眼:“海上钓什么鱼?我打渔还差不多呢!我去那里是去看老朋友的,可不是去钓鱼的!”
顾桐知道老爷子在三喜岛下放过五年,他对那一块土地有着熟悉感,这也是她接他去那里的想法。
再者,季琰心中,他这亲爷爷排第一。
“爷爷,那您现在就去,没地方住啊。至少,得弄好住的地方是不?”
老爷子终于答应了:“好吧,要是过了年你们不带我去,我就自己去!”
自己去,您找得着嘛?
这老爷子精神时好时坏,顾桐就不说他了。
本以为接老爷子去三喜岛住是一番好意,可以替这些叔婶姑什么的减轻负担,可是季二婶一听跳了起来:“什么?还要我们出钱?一个月一千块,一年就是一万二,老爷子这么多钱,还要我们出?那别去算了!”
☆、第742章 想不到的遇见
季琰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二叔二婶,二叔读书不成、当兵吃不了苦只能进厂当了工人。
他当了工人,老婆也自然娶了个工人。
工厂一下岗,这夫妻这不能做、那不能做,老爷子掏本钱给他们买了个门面开了个店,终于把个家撑了下去。
然后他们运气来了,两年前他们的店铺拆迁,瞬间发了财,四十五方的铺面赔了两百多万。
本是老爷子的,赔偿的钱却是他们的,可是他们并不知足。
季琰抬头淡淡的开了口:“二婶可以不出,老爷子的房子就你们住着,这房子拿出来出租好了。”
终于季二婶低下了头……
季大姑是个老师,大姑父也是个老领导,这点钱他们不会说什么,只有季小姑似乎也不太想出。
季市长有点心痛:“小妹,这钱你不想出吗?”
季小姑迟迟不接话,季市长脸拉了下来:“在季家,你最受益。父母送你读书读得最多,为了你的工作一次又一次求人,你家敏敏上学,老爷子亲自找关系。”
终于,季小姑脸红了:“我……我……我不是不想出,爸爸一个月退休工资一万多,还不够用吗?”
季市长深深的呼了口气:“一个月说得好是一万多,可是这一去不仅要租房子、还有季梅全力照顾他,通信员还得吃与住,老爷子这点钱,够吗?你说说,你们夫妻一年的收入二十几万,你们房子的首付十七万还是爸付的,你良心安吗?
如果你们不愿意不勉强,老爷子不去,这里请人照顾。然后一家一个月轮着去照顾,住到那里去。”
一听说要住到老爷子那去照顾,季二婶立即不干了:“我出,谁不出谁照顾!”
季市长一年掏两万四、各家一年掏一万二,这作为季梅的工资,商定之后季琰第二天去了军里。
军长一听老首长想去三喜岛疗养立即点头:“小季,那边我会与李军长商量好,房子就住那边的师干楼,通信员你自己从今年的新兵里挑。这边的通信员就留在这里,让他时不时的去看着家,等老首长想回来时家里也整齐些。”
“谢谢军长!”
陈军长看着季琰:“别说这么客气的话,没有老首长,哪有我陈庆的今天?你在那边听说非常出色,好好干,我看好你!”
“谢首长鼓励!”
陈军长笑呵呵:“你难得来军里一趟,有没有去看政委?”
刘政委是季老爷子当年的通信员,援美援朝时刘政委才十六岁,是老爷子教他认字、送他读书……
季琰立即摇头:“我明天就要归队了,刘政委那下回来吧。前不久刘政委去了三喜岛观察,我与他见了面。”
“好!既然这样我不留你,下回来了记得回家吃个饭,你俊明弟弟马上军校出来了,到时候到你那去锻炼一番。”
这话一落,季琰怔了怔,他知道军长夫人最宠这儿子,就是上个军校两夫妻都闹得很凶,一时有点不相信:“军长,您这话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