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美人书_作者:绿枢(10)

  香肠一共就只有三节了,易桂花犹犹豫豫的,硬是没有舍得拿两节下来,只拿了一节。

  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村子里喂养的猪,分到大家手里,连装香肠的肉都没有多的,孟家也只装了五节香肠,一节过年的时候吃了,一节前段时间掰包谷的时候煮来吃了,干重活的时候,肚子里没点油水不行,所以现在剩下了这么三节香肠。

  易桂花现在也手脚麻利,做饭做菜也是一把好手,只是平时都是两个儿媳妇做饭,她很少亲自动手,她拿着腊肉和香肠就去清洗,用丝瓜瓤子把腊肉和香肠表面上的那一层烟灰细细清洗干净。

  “依依,你赶紧把火烧起。”

  “哦。”孟依依乖巧的答了,看了看灶台,“咦,火柴呢!”

  易桂花回过头来,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瞧着女儿。

  孟依依身体下意识的一僵,自己说错话了吗,可是现在就是用火柴啊,很少用打火机,她还是记着这点的,要么不是称为火柴而是叫洋火?

  易桂花是一阵无奈:“你把火直接掏开……算了算了,你别来弄,把火弄熄了怎么办。”

  易桂花直接在厨房里面喊了一声:“周艳,你进来帮忙。”

  周艳一听见婆婆的声音,立马就往厨房走过来。

  孟依依让开位置,让周艳来弄。周艳一边将灶里面的灰往两边扒开,露出里面捂着的火星子,一边往灶里面放一些软软的干草,然后在干草下面弄个小洞,使劲吹那些火星子,一会儿后,干草就燃了,这时候就可以正式烧火了。

  孟依依这才知道,火柴这会儿也很金贵,要去供销社那里才能买到,路远就不说了,关键是火柴都没有多的。

  村里人为了节约,都是上一顿做完饭后,立马烧好柴(燃得久一些的柴火),没有燃尽的时候,就用热灰轻轻覆盖住,在下一顿的时候继续使用,这样就能够减少火柴的使用了。

  孟依依听得叹为观止。

  易桂花把香肠和腊肉丢进水里煮,把另一个灶上的锑锅也装上水准备做饭,做完这些后,才用手指点了点孟依依:“你说你什么都不会,以后可怎么办哦!”

  易桂花说着说着,又着急又是担心:“都怪我,你不愿意做的都不让你做,现在可好了,连烧个火都不会。”

  孟依依心口一堵,这个她真的会好不,就是不会这种什么盖灰啥的……

  孟依依无辜的看着自己母亲,对她眨眨眼睛。

  易桂花叹一口气:“算了,这段时间家里的饭都由你煮,一定要学会自己烧火做饭。”

  孟依依:……

  第7章

  孟依依呆呆的看着自己母亲和大嫂做饭。

  周艳的手脚也是格外麻利,往灶里塞了些柴火后,立即赶着将锑锅给端了出来。这会儿易桂花则顺手搭好了离米的工具,把筲箕放在一个洗干净了的空木盆子上,周艳则直接提着锑锅两边的耳朵直接往筲箕上倒,米留在筲箕上,米汤则直接流进下面的盆子里。

  周艳也不把锑锅里的米粒倒完,而是把剩下的这些米水混合物,全倒进把肉和香肠取出并洗干净的大铁锅里,再把米汤也倒进去一些,就此又煮稀饭。这稀饭里则加入了一些切得比较小的番苕,也就是一些地方的地瓜或者红薯,当地称呼为番苕或者红苕。

  周艳快速的又往灶里塞了柴火,这才快速的把锑锅洗干净,用水瓢盛了些水进去,再在锑锅中间的地方放上格子,格子上用一层白色的纱布包裹着,再将离起来的米放在格子上,就此蒸干饭。

  当地现煮的饭,就指这种离米后的蒸饭,用蒸子蒸饭也是现煮,但一般是人口很多或者很特殊的节日才会用蒸子。

  孟依依目光灼灼的盯着那个锑锅,想着这样的锅,用来蒸馒头或者包子的话,应该也可以吧?她翻了翻自己脑海里的记忆,很诧异的发现,这家人竟然从未蒸过包子或者馒头之类的东西,她被这个事实狠狠给挫败了一下。

  她吞吞口水,想念包子和馒头这种满大街都有的食物了。

  周艳大概是误解了孟依依的态度:“家里是好久都没有吃过干饭了,依依你等会儿可以多吃点。”

  周艳说这话,绝对没有任何不满和虚伪,她和余玲都是穷苦人家出生的孩子,还都是上面的姐姐,过惯了穷日子,现在能喝点汤汤水水,她们都满足了,尝过了肚子饿得痛的滋味,就不会嫌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