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十万了解下?_作者:醉色微醺(257)

2018-11-21 醉色微醺

  当初晏飞荷规划出三百人规模的时候都已经是让众人感觉不可思议,大乾王朝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学堂,只有几个举国闻名的书院才能为之媲美。可那些书院都是全国各地学子为了研究学问汇集到一起,跟天工学堂又不一样。

  “嗯,把总人数控制在五百人以内吧。”晏飞荷沉吟半晌说道,“再多的话也保证不了教学的质量,明天你跟陆叔说一声,剩余的名额分配一下。”

  “可是小姐,要是还有人想报名怎么办?”

  “告诉他们等明年吧,以后每年都会招生的。”这个问题,晏飞荷并不担心,天工学堂如此规模,也不是准备就做一年两年的。

  “对了,凝夏,你去跟小楚说一声,让他抽个时间跟我去一趟太守府。这次招生顾大人的出现让我们省心不少,得去跟顾大人表示一下我们的感激之意。”

  第126章 天澜来信

  太守府中,顾心山劳累了一天回到家中还在和自己的儿子顾绍元一起继续商讨着刊物管理的事情。

  自晏飞荷来到永宁城后,各种新鲜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为永宁城带来了许多的生机。

  既有物质上能满足口腹之欲的火锅和金风玉露酒,也有精神上能拓宽视野的俏佳人等刊物,还有能为永宁城带来真金白银的广告牌。

  这些事物让永宁城这将近一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可同时也带来大量新的管理难题让顾心山为之头疼。

  都是些没有听闻过的产业,管理起来都没有一个参照物拿来做个样本参考,无从下手。

  还好始作俑者晏飞荷不是个纯粹唯利是图的商人,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她都把自己所知道的管理方法贡献了出来。

  在晏飞荷那些建议的基础上,杜明聿和顾绍元各自把自己负责的那块整理好方案交给了顾心山,这让他稍微轻松一些,顺利地把楚冷晗带来的任务完成了。

  “父亲,您之前往天澜城递交的信件可有回音?”顾绍元关心地问道。

  顾心山没有对自己的儿子隐瞒向圣上汇报的事情,他只是没有告诉顾绍元关于楚冷晗在永宁城的事情。

  “天澜城那边已经有了回信。圣山对于广告牌的出现和管理飞非常满意,着令为父在永宁城继续试行,再观察一段时间,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潜在的问题。至于刊物的管理,圣上也特意批准同意我们递交上去的方案,同广告牌一样,先把永宁城当做一个试点,先看看效果。”顾心山把圣上的批复简单说了下。

  这些东西不是需要保密的东西,跟顾绍元说起这些,他也没有什么压力。

  “父亲,这么说我们现在就可以成立刊物管理的部门了?”顾绍元跃跃欲试。

  杜明聿的才学比起自己差了十万八千里,可是在晏飞荷的建议下,仅仅是在城内建立了一些广告牌,就摇身一变,在仕途上领先了自己。

  现在自己也有了单独任职的机会,定要把能力展示出来给圣上过目。

  顾绍元身为当朝状元之子,他的志向当然不在永宁城里,到天澜城参加朝廷会考,然后在朝中任职,才是他该走的路线。

  可是正如晏飞荷之前说过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永宁旬报作为新生的刊物,又有着掌控舆论的能力,若是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管理办法,会给自己以后的仕途加分许多。

  有充分基层经验的状元和只会纸上谈兵的状元相差甚远。

  强如顾心山,取得状元身份之后还是主动申请到地方任职,一步步从基层做起,了解到百姓的真实需求,才能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

  看着顾绍元迫不及待的样子,顾心山很是欣慰,看来前段时间自己跟他说的关于晏飞荷的事情,他已经走了出来。

  “嗯,可以着手做了。”顾心山点了点头,“不过这个部门同杜明聿的广告管理部门一样,先挂在太守府名下作为一个试点,看看效果如何,反馈给圣上定夺。”

  顾绍元在乎的是管理经验,在乎的是自己能在刊物管理上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然后在朝廷上下推广。至于职位,有没有都无所谓。

  “那我明天就去找孙修明,把永宁旬报的相关事宜交接与他。”顾绍元不是拖泥带水之人,和顾心山定好方案之后,立刻就开始行动。

  把永宁旬报交给孙家,是在征询过顾心山的同意之后才做的决定。他跟孙修明的关系再好,也需要得到自己父亲的首肯,作为一方太守,觉得孙家靠得住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