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十万了解下?_作者:醉色微醺(270)

2018-11-21 醉色微醺

  俏佳人之后她又建议顾绍元创办了永宁旬报,同俏佳人一样,它们都是能让百姓更多了解外界,了解朝廷动向的渠道。

  而且那次晏飞荷带着他一起去宣陵镇找公孙先时,还在路上一直跟他讨论要想富,先修路的事情。

  楚冷晗现在很想知道,晏飞荷是不是早就考虑到了今天的事情?若真是那样,这个晏飞荷当真是多智多才近乎妖了。

  顾心山和杜重心下一愣,他们是第一次听到要想富先修路的这种说法。

  “楚公子,要想富先修路是什么意思?”杜重看到顾心山同自己一样的不解,率先问道。

  楚冷晗当下便将那日晏飞荷跟他和杜明聿提起的这段话转述了一遍,听得顾心山和杜重是频频点头。

  他们很少通过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晏飞荷的这个观点给他们提供了新鲜的治理思路。

  晏飞荷想起历史课不过是一时兴起,哪里想得那么长远。

  看到几人望过来的目光,她忙摇头否认:“我可没有考虑过那么多。”

  只是她的解释顾心山等人明显不相信。

  不过顾心山也没有和她计较这些,他更在意晏飞荷刚才提出的归属感问题:“晏姑娘,依你所说,开设了历史课,能否起到让人们对大乾更有归属感的作用?”

  “飞荷不敢保证说一定能让百姓对大乾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但肯定会提高他们对大乾的认知。”晏飞荷说地很平静,“而且,我还有一个想法,二位大人在编写教材时,可以把大乾的治国之策写进书中,把当今圣上的治国思想也写进去,让百姓们知道大乾治国的思路是怎么样一脉相承的。

  飞荷曾经听到过一句话,上下同欲者胜。若是百姓能知道自己国家的想法,并同国家一条心的话,我相信,大乾的昌盛更为可期。”

  楚冷晗几乎忘记控制自己的情绪,甚是惊诧地看着晏飞荷。这番话若是从官员口中得知尚且可以理解,可面前的不过是商人之女。虽然很多次晏飞荷的表现都让人惊异,可这种惊异似乎没有尽头,以为自己已经了解的够多,最终却发现才不过是表面。

  顾心山面色古怪的看着晏飞荷,他不理解晏飞荷的脑袋中到底装了多少稀奇古怪的想法。

  从她刚才的这番话看,当真是可惜了她的女儿身。

  若是从政,这个晏飞荷绝对是一把好手,完全把自己置身于朝廷的角度,并时刻以国家强盛为己任。能拥有这样的商人,是大乾的幸事。

  以往听杜重说起过晏飞荷与众不同,经常说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处不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他还不信,今天他算是彻底体会到了。

  顾心山更是从晏飞荷刚才的话中听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把大乾的治国之策写进书中,把当今圣上的治国之策写进书中,这在大乾王朝还尚未出现过。

  若他和杜重编撰这种教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名留青史未尝不能。

  无论顾心山的官位多高,他根本上还是一个读书人,青史留名这样的诱惑由不得他不动心,何况这本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

  “晏姑娘,这件事情本官愿意帮忙。”顾心山突然觉得此事责任重大,自己有义务让百姓更多地了解大乾王朝,了解到当今圣上的拳拳爱民之心,“怎么样,杜大人,你也一起帮忙?”

  “大人,这是下官的荣幸。”杜重一开始便听出了其中的机会,连忙同意。

  “多谢两位大人,飞荷替天工学堂的学子们谢过两位大人的心意。”见到顾心山和杜重答应了下来,晏飞荷喜笑颜开。

  又解决了一个问题,晏飞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跟楚冷晗一起全心投入到天工学堂的开学筹备之中。

  顾心山和杜重来到天工学堂视察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永宁城的大街小巷,城里的人们更充分了解到了太守大人和长史大人对于天工学堂的态度。

  因此天工学堂的筹备工作有需要到自己的地方,大家都是一路支持,不敢有半点刁难。

  很快,在众人的期盼之中,天工学堂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学生。

  择黄道吉日,开学。

  七月初八,宜:祭祀、祈福、开市、动土、移徙、入宅。

  来参加开学典礼的除了招收的学生之外,晏飞荷还特许了学生家长一同前来。

  这也是一个对外宣传天工学堂的好机会,能让那些孩子的家长进一步地了解天工学堂,更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