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您担心的兄弟阋墙,您完全可以在之前就把考察接班人的标准定出去,只要最后选出了接班人,有陛下您在后面为他保驾护航,兄弟阋墙的事情就很难出现。”
“胡闹,这完全就是胡闹。自古以外,朕未曾听过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皇帝说道。
“陛下,书信局也是未曾出现过的情况,广告也是未曾出现过的事情,未曾出现过的未必说明行不通。陛下您身为一代明君,若是觉得这个方法合适,完全可以自己做一个先行者。真成功之后,以后千秋万世,用的都是您留下来的规矩,这应该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吧。”晏飞荷努力说道。
这个方法在很多权利交接的情况下都不适合,可是在这种血脉相承的皇室中,刚好有它生存的空间。血脉相承注定了新旧两位皇帝之间不会心生间隙,他们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皇帝闻言陷入了沉思。
晏飞荷说的没错,未曾出现过的,未必说明行不通。若这个方法真能行通,千秋万世记起当初都是他这个先行者,这个诱惑很大。
第241章 一出好戏
自那日晏飞荷说出她自己对于权力交接的看法之后,皇帝就没有再出现在她的面前。晏飞荷不确定自己那番话到底是起了什么效果,对于天澜城中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会不会起到作用。
虽然处在深宫,但皇帝并没有断了晏飞荷与外界的沟通。每当外面有什么动静,皇帝都会差人送来消息。
比如,书信局船沉是遭人刻意所为,已经找到幕后动手之人;比如,永宁城醉红颜首席调香师遭人掳走,据传曾被人严刑逼供,让其说出香水配方之事,目前被三殿下出面将其救下,并将计就计利用配方一事引诱出主使之人,并将其擒获;比如永宁城的《俏佳人》和《永宁旬报》在得知晏飞荷在天澜城被扣上谋反之罪后,各自在自己的首页及头版头条中表示了对晏飞荷的声援,并要求朝廷彻查此事,以免冤枉无辜;比如天工学堂的学子们在得知晏飞荷的事情后,自发罢课,到永宁城的官府门前静坐,表达他们对于这个决定的不满。
每听到一次外面的消息,晏飞荷的情绪都会动荡一番。高兴有之,担心亦有之,她都不知道自己的情况竟然会引起外面那么多人的担忧和挂念。尤其是永宁城的那些人,在自己离开之后,还遥遥地为自己声援,她心中更是担心。
她自己有没有谋反的心思,晏飞荷心中清楚,杜明聿和杜重清楚,顾心山清楚,楚冷晗清楚,皇帝也清楚。可是,那些朝廷其他不认识晏飞荷的官员并不清楚。现官不如现管,晏飞荷担心永宁城的那些人会引起其他官员的恶意对待,毕竟谋反之事非同小可,沾染上一点儿都不是小事。
以退为进本来是晏飞荷和皇帝两人不约而同想起的计策,先将她自己置于死地,扣上谋反的罪名,然后等待那些诬陷晏飞荷的人放松警惕,露出马脚。
可是晏飞荷把永宁城的那帮朋友以及天工学堂忘记了,她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自己打抱不平。一时间,晏飞荷失去了镇定,她现在无比希望皇帝尽快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永宁城那些人和楚冷晗的倾囊相助,让晏飞荷一下子忘记了自己被诬陷谋反的事情。人活一世,能有那么多人发自肺腑地关心自己,帮助自己,晏飞荷突然觉得自己在大乾的这一世算是真正地留下了烙印,而不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过客。活在世上和活在别人心里,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晏飞荷此刻只想赶紧见到皇帝本人,告诉他永宁城那些人的好意,并没有要对朝廷不满的意思。她只希望皇帝能既往不咎,不要追究那些人的责任。
她的想法通过身边服侍的宫女传到了皇帝那里,没有让她失望,皇帝很快就让人带她前去觐见。
一路上晏飞荷非常遗憾,她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皇宫应有的巍峨雄壮,也没有看到皇宫的瑰丽多彩,准确地说她什么也没有看到。从住的地方出来之后,晏飞荷便被人蒙上了眼睛,在别人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晏飞荷心中默默地数着在自己左拐右拐十八道弯之后,被人领进了一个房间之中。到了地方,眼睛上蒙着的黑布被别人取下,晏飞荷打量了一下四周,发现此地不像是个房间,倒像是一间暗室。空间不大,仅有一桌一椅,连带着靠墙一边的书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