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女荣华录_作者:凤栖桐(213)

  另外几个人本就是大嘴巴藏不住话的,得了这种隐密的消息,就赶紧四处散布去了。

  等到贡院的门才关了,考卷才送到翰林院,都还没有拆封判卷呢,流言已经四起。

  宁寿伯府

  成碧绡坐在屋里,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姓秦的,怪只怪你时运不好,谁叫你给七娘看中了呢,我也只能对不住了。”

  她看看小丫头,拿了个果子一边吃一边道:“爹爹不是买通了衙役么?那我就把这件事情给传播出去,我就不信传到陛下耳朵里,陛下会不彻查?到了那时候,哼,姓秦的别想得好。”

  小丫头连声应是。

  过了一会儿,她才有些担心的问成碧绡:“四姑娘,若是,若是查到老爷头上可怎么办?”

  “呵呵。”成碧绡冷笑一声:“查不到的,爹怎么说都是宗室的伯爷,为了不叫宗室蒙羞,陛下就算是查到了,也不会如何的,顶多就是查办那个衙役和姓秦的。”

  小丫头这才放下心来。

  然宁寿伯却在书房里生闷气。

  他气的都砸了好几个茶杯了。

  “混帐东西,这是哪个混帐东西专门和老子作对?”

  伺侯的书童赶紧把碎瓷片打扫干净,免得扎着宁寿伯。

  他就听宁寿伯又骂:“老子好容易找这么一个女婿容易么?丫丫的就敢破坏老子的好事,要叫老子知道是谁闹腾,老子非得,非得……非得把七娘送到他家去。”

  当阳殿

  元康帝也是一脸怒意。

  他叫来暗卫首领,拍着桌子道:“去给朕查,好好的查,看看是谁散播流言。”

  暗卫首领赶紧答应一声。

  元康帝又道:“查出来了给朕好好办了,敢坏朕的事,朕要将他剐了。”

  暗卫首领领命出去。

  元康帝又生了一会儿气才对侯在一旁的何政道:“朕心里明白了,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何卿,赶紧带着人把考卷批出来,争取早些把七娘嫁出去。朕不想在过年的时候还看到七娘。”

  何政领命去翰林院带着人批卷子。

  这几天,成烟罗又闹出一些事来,叫元康帝生了好一通闷气。

  可他实在命成烟罗没办法,只好眼不见心不烦。

  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把成烟罗嫁给秦翊,然后给秦翊派官,派的远远的,永远不见才清静。

  生过气之后,元康帝又想到一件事情。

  他想着秦翊是能考中进士的,可是,他家财却并不多啊。

  这家财的事情……

  元康帝就赶紧召了宁寿伯来商量。

  秦翊这边才歇了没两天,正想着现在还没有太冷,要抽时间再多做些脂粉卖,另外,再设计几种木制的小玩具,叫秦柱找人多打造一批,赶在冬季之前卖了,好换些钱财过个暖冬,再过个肥年。

  他自己知道自已的水平,以他写的那几篇文章,还有那首打油诗,是无论如何都过不去的。

  这次恩科,秦翊明白自己是没希望的。

  因此,他打算多赚些钱,明年的春闱他也不打算去了。

  他要再多读几年书,如果写文章的水平长进一些,他就再试一次,如果没长进,他就绝了这个心思,然后开始一门心思发财,怎么着也得叫家里人不缺钱财啊。

  只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回太平村,就叫人给找上门来了。

  来的是一位管家。

  那位管家穿着青绸的衣裳,戴着八角帽子,收拾的很是利落,见到秦翊的时候先就行礼:“见过秦举人。”

  秦翊有点摸不着头脑:“您是?”

  那管家笑嘻嘻道:“鄙人姓张是王家的管家。”

  “哪个王家?”

  “就是王半城家。”

  秦翊一时明白了。

  这王半城可是长安首富,家里的买卖多的是,因为他家的钱能买下半个城,所有人称王半城。

  “原来是王老爷家的,失敬。”

  秦翊虽是举人,可素来不拿架子,便是和别人家的下人,说话也十分和气。

  那位张管家就笑:“实在是我们家这段时间有一些帐目出了差子,找了好些积年的帐房都理不清,听说秦举人算数好,就赶来求救,还请秦举人伸把手帮个忙,我们老爷自是感激不尽的。”

  秦翊是个热心助人的,一听王家要请他帮忙理帐,便痛快的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