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叶很想再吃一个,但到了嘴边的话变成了大家都来尝一尝。
于是侍女们和侍卫很快分完了,还饿着肚子的辉远只吃到一个,只有吃饱了的阿珊和阿茉淡定地保持微笑。
“阿珊,这是什么?这么好吃的东西我是第一次吃到。”
对于辉远的提问阿珊正准备回答,却听到侍女官说道:
“我看那些唐人吃过这种东西,但这里面的颗粒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是阿珊姑娘带来的吗?”
“这是荸荠,我们那里常吃的一种小水果,我看厨房里有新鲜的我就用上了。”
“真是心灵手巧啊,我们倒是因为陛下都有口福了。”
这话说得有水平,但悉叶还是让侍女们都退下了。阿茉也跟着离开,并从厨房重新拿了包袱去了侍女们的住处,她回头看看阿珊,心想这下她可以天天和阿珊在一块了。
阿珊留在最后收拾食盒,却听到悉叶细微的声音:
“我还想吃米粉圆子。”
“陛下,您还有其他药膳。”
似乎看出来什么,辉远问道:
“像你们凤临国,也像我们这样吃这些水草间的野果吗?”辉远曾经奉悉叶之命四处游历,只是没去过凤临国,吃到这道美食让他对这个国家更加向往。
听到故土的名字,阿珊停了一下回道:
“是啊,我们不能都吃到白米饭的,像这样的米粉圆子一年节日能吃上一次就很开心了,有时候连野果都没有。但这乡间的食物只能算作零食,能让你们喜欢就是我的福分了。”悉叶很想知道阿珊的过去,但终究没问出口而是说道:
“就是这乡间村庄,才是稻谷出产的地方,小小的野果能抵一时的饥饿,更能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我们就也该感谢他们的付出。这就是民众对国家的意义吧。”
阿珊听不太懂悉叶的话,但是她回道:
“陛下的话我不太懂,但我知道陛下懂的东西很多。而且我看大家都吃得饱饱的,这就是您的德行呀。”说完阿珊行礼告退。而悉叶看着阿珊远去的身影,心中已经等待起了下一道药膳。
阿珊来到厨房时又遇到了寝殿的侍女,她们是被阿茉带来的,她们各个都想尝尝米粉圆子,好在阿珊做得够多,她还教起了她们方法。阿茉也跟着有样学样,她是自己找的阿远,家里人都希望宫里人能教教自己规矩,而只有阿珊才是她心中的榜样。所以听说阿珊会因为进宫停留一阵,她比那些唐人伙伴开心多了。宫里的房间好大好大,只是大家的生活好枯燥,她想去找阿珊,但阿珊总是在寝殿里忙着,她想晚上总可以了吧,但是侍女官告诉她阿珊住在国王的寝殿。
白天的时候阿珊见到了周大夫,周大夫听说了米粉圆子的事也一阵感慨,不过老人家心情很好,说是不够家里还会带些吃的进来,但被阿珊推辞了。现在阿珊最喜欢快日落的时候,那个时候她可以看着周大夫回去。悉叶还告诉了她宫里其他密道,比如通向城外的近道,这样她可以在周大夫离开之前就来到城门前的走廊,然后再看他出宫。因为看着周大夫她觉得自己是有家人的,他说的“家里”,那是一个多么动听的词汇啊。入夜,悉叶又想去浴池,这回阿珊没有瞌睡而是上前劝阻。
“我就在那个房间,不会离开的。”
“您是要沐浴吗?沾水对伤口会有影响的,我可以帮您擦身体的。”
看阿珊这么坚持,悉叶改变了决定,唤来侍女准备了热水。阿珊一直在他上身擦拭,却听到悉叶说道:
“昨晚是不是吓到你了。我也没这个习惯,只是公文看得烦闷才想去浴池里清醒一下,但想起我的胳膊我就只能趴在那里了。”
阿珊听得懂这话,但她没有出声。
“人为了养病不能吃不该吃的食物,”不养病也不能多吃,阿珊心想。
“国君治理国家也要接受大臣的劝诫,不能随心所欲。可是良药利于病,那些诤言却是出自私心。对,这就不叫诤言了,可是诤臣不是出自高屋而是来自于乡间,雨季里的水也满足不了高屋的库藏,只有这耕种的人才知道水的分配,庄稼才能长得很好。”
“我听不明白您的话,但我知道人在高屋也要去吃地下长的粮食,没有耕种是没有收获的。”
听着阿珊的话,悉叶觉得自己有必要教教她毗兰话了,他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