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王后_作者:悠悠阿欢(33)

  打了一场胜战不代表就可以高枕无忧,迎回了母亲的悉叶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抓紧时间开始修筑工事,操演士兵。负责后勤保障的辉远也奉命去勘察王都附近的稻田,这一日他来到了唐人聚集的村庄。

  辉远在村长带领下来到田地,正好遇到阿顺在捡拾稻谷。

  “嘿,兄弟,忙着呢!”

  “阿远!”阿顺看到辉远高兴地抛下稻谷跑了过来,但又像想起什么恭敬地行礼道:

  “见过议事大臣。”

  “我们何必如此见外!”说着,辉远拍着阿顺肩膀走进了稻田。两人相处时间也不短了,双方都可以说一些对方的语言,所以交流不成问题。现在是晚稻收割的季节,但也都收得差不多了,所以阿顺才帮着邻居干点活。

  “阿远,我还是叫你阿远。”

  “没事。”

  “我们留在这里的事……”

  “你们是毗兰国的功臣呐,这点小事早就办好了。不过,你怎么做起了农活?”

  阿顺听着事已办妥,笑着看向自己兄弟说道:

  “瞧你这话说的,我在老家平时也干农活的。”

  “我是说你怎么不去打铁?”

  “我在城里找了一处摊子,但还要几天才能开张,所以闲下来就想给邻居帮帮忙。”

  “周大夫和阿珊姑娘呢?”

  “他们啊,又去看病了。”

  阿顺又想到了什么,问道:

  “阿远,我们唐人也能分得土地的吧?”

  “那是自然,你可以耕种王宫的土地。”

  “嘿嘿,那就好。”

  辉远虽然自小也在田里耕种,但来到唐人聚集的田地他才发现唐人的庄稼远比本地的产量丰富,瞧这地上的秸秆就一茬茬厚实得很。似乎看出了辉远的疑惑,阿顺自夸道:

  “不是我说,我们唐人可是种植的好手,从这一处到那一处都是我们种的,交了好多粮呢!”

  “可你们的田地和其他村庄没有不同啊。”

  阿顺举了举自己的手,说道:

  “我们有自己的工具,还有我们有自己的肥料。”

  辉远对此非常感兴趣,这时阿珊和秋娘正拿着午饭走了过来。

  打过招呼后,阿珊客气地邀请辉远去屋子里歇息。现在那里住着好几户唐人,阿珊一个人住,但有大家在所以并不害怕。

  邀请辉远来是周大夫的意思,他刚和阿珊问诊回来,听说辉远到了就赶紧请他过来。

  “周大夫,您找我有什么事?”

  周大夫刚放下一个看诊的小盒子,就让阿珊给辉远倒水。

  “我听说大臣在征粮。”

  辉远就着瓷碗喝了一口水,忙了半天确实口渴,他放下碗回答:

  “现在还只是统计,征粮也快了。”

  “那依朝堂的意见,这仗什么时候打?”

  辉远以为老人家还在想阿珊他们上路的事,于是笑着说:

  “您不用担心,就是打起来我们也一定保证您的安全。”

  阿珊拿过瓷碗,打断道:

  “别说这样的话,毗兰国危急,我们也不会幸免的。”

  “那行,一有消息我就会告诉你们的。你们要知道,有大事需告知民众,王城都会张贴榜单的。”

  “议事大臣,”

  “阿珊姑娘请说。”

  “我们那夜赶回王宫,发现有些地方的水流有些淤堵,假如遇上洪灾……”

  “这个你们不用担心,现在还是旱季,我们也会定期清理河道的。”

  阿珊把自己的话吞了回去,想来已经提醒了他们,这种事还是他们自己做比较好。

  勘察好王城附近的农田已是几日之后了,辉远对阿顺提的增产方法一直记在心里。所以交完差,他又来到了唐人的村子。这时候大家地里的粮食也收得差不多了,而阿远正在准备开张要用的铁器。

  看着曾经熟悉的画面,阿远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他总是起早贪黑,凭着自己的手艺赚取自己的生活,只是自己年纪小,总想着去外面闯荡,连父亲去世也不能回来。现在的锦衣玉食,让他只能碰触桌案上的纸笔了,这样想着,他的眼睛盯着火炉渐渐发红。

  察觉到阿远的到来,阿顺特别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