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李全有的年,也要过。
今年也是个丰收年,感谢所有为今天得来的一切付出过的人,李家村的所有人都开开心心的准备要过好这个年,村里的广播已经时不时的播放一些喜气洋洋的音乐,没有谁会在这个时候找不痛快。
阳历二月初下了第一场雪,李光久一大早起来,就见世界素白一片,他跟周香依偎在炕上,洗漱完后的李光久搓着手又钻回了被子。
“娘,下雪了。”他用兴奋地声音说道。
☆、第四十六章
这个年比往年过得大气一些, 从历史的角度, 纵观前后, 在四十年代,那个时候正是打仗的时候, 朝不保夕的, 今儿听说前村被屠了, 赶紧就收拾东西一路小跑,唯恐哪天自己就被屠了。
总之来讲, 那个时候没人能过上几天好日子, 好歹还算是熬过来了, 然后就开始重建, 这几年抗战下来,能剩下些什么, 地也荒了, 房子也被烧了,再怎么的, 房子也得重整整吧,在战乱中破碎的家庭也得收拾收拾伤口盼盼新生活了吧,以后得找个活儿来干吧,不可能继续打仗了吧。
这还没寻思呢, 就碰上抗美援朝了, 这先一辈还没歇口气,新的一辈就要上战场,这战场哪能不死人, 这死了人,哪还有什么心情去过年。
且不说这些,在53年之前,其实新中国还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有的地方是在这期间陆陆续续的解放的,而53年这年开始,就是一个非常新的开始。
抗美援朝会在这年结束,然后这一年也是初级农民公社普遍的开始。
“那个公社是什么?”有人举手发问。
村长家聚集一堆村民,村长身边跟着郭幼斌,正在跟村民们普及村广播刚刚放的一篇新闻报道——《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外面还下着雪,村长家烧着碳,郭幼斌穿得很厚实,他拿着一根在外面捡的木棍子,木棍子湿了一半,还有未融化的雪,他拿棍子在地上划着:“这个公社就相当于一个团体,由公社来合理分配资源,这样说吧,原本你的田是你的,你种多少,就收多少,比如今年收成不佳了,那你就要赔,但是如果加入公社的,你的损失可以大家一起摊,就不会赔那么多……”
此时周香并没有加入这场村民内部会议,二叔倒是去了,李家去一个就够了,她也就没参与,家里还有一堆事要做。
李光久缩在床上,提笔写过节的春联。
“小心点,别弄到床上去了。”她出声嘱咐。
“娘。”李光久放下笔,把春联举起来一点:“你看这个行吗?”
“敲锣打鼓百花竞艳,红旗飘飘万象更新……”周香念了一遍:“行吧,凑合,你给我把那窗花剪了。”
“娘。”李光久磨蹭了一下:“你帮我拿过来呗,不想从床上起来。”
“你啊。”周香想说两句,最后还是把东西给他递了过去,回来的时候,斑斑也跟着过来了,摇着尾巴扒在李光久的床边。
“别让它上去,脏死了。”周香嘱咐:“我去把灶台上的饺子包了。”
“晓得了。”李光久伸手摸了摸斑斑的脑袋:“等下我们出去玩雪。”
斑斑死摇着尾巴,一副超级兴奋的样子。
李光久穿好衣服,拉着斑斑往外面走,站在门口处朝里头喊了一句:“娘!我去外面玩一会儿!”
周香应了一声,李光久笑了起来,小声催促道:“走吧,快走。”
这雪下了三天,算是难得的一次,其实李家村并不属于北方,往年也就偶尔下雪,但是只要下完雪,来年的收成肯定很好。
等真正过年的那天到来,李光久简直不想回忆大清早被周香拉起来在刺骨的寒风当中一家一家的磕头拜年的情景,这种日子在后世已经很少看见了,但是在此时,却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他还去了全某某家,看来全某某所说的没错,他这个单身汉,家就是学校,学校就是家,可怜人,哪怕是过年的时候也还在忙着工作。
赶在年后,全某某告诉他,要准备出发了,这一次是去首都,路途非常的远,他问他是不是真的要去,李光久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案。
开玩笑,从暑假就一直等着这一天呢。
怎么可能不去,他就要亲眼看到全某某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就算参与不了其中,他也要站在最近的地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