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个发生在秋天的故事。
现在也快入秋了。
秋天啊……是个容易伤感的季节呢。
第60章
舒盏把书放回了书包,边走边想着。她拿出一只耳机戴,电台里播放起歌来,很轻快的女声,可听着歌词,油然透露出一点伤感的调调来。
结合经历过的种种,这份礼物好像不是个好寓意。
十点多的地铁人并不多,找到位置后,她拿出了这封信。
信很长,满满地写了一大张纸,却也如舒盏所料,是一封道别信。
宁见薇的文笔很美,字字句句大段的抒情文字,中心思想其实很简单。
她的父母意识到孩子的高三必须重视。
于是母亲狠心辞了职,他们回到了g市那个家,不再有一年仅仅几次见面的分离,共同度过高三。
她不擅长说话,写起信来却是洋洋洒洒几千字毫不含糊,字句流畅,看得很舒服。
看完信,舒盏在微博上搜索了“知著”这个名字,点进了宁见薇的微博。
一条一条翻回去,网上的她与现实的她当真判若两人。
没有怯弱与小心翼翼,她大方大胆,每一条微博下都有小粉丝激动的呼声。
耳边电台的歌还在放着:
“年年的燕子柳絮总被收去从来没逾期
诗人游子天涯愁绪还不够年纪
长亭只在书里把折柳听了又听
总学不会别离
……”
是吧。
没有预兆的别离。
*
第二天见郑芷,她的眼眶红红的,心情不太好。
中午吃饭,两人也罕见地一直保持沉默。
舒盏一勺一勺舀着盘子里的水蒸蛋,迟迟没下口,忽然听见郑芷闷闷不乐地说了句:“薇薇的书太虐了,我昨天看到半夜,哭了一晚上。”
小说舒盏自然是看了的。
悬疑故事,却没有那种恐怖的调调,带着一点青春风。像是雨后的土地,满满的都是清新与春风拂面的感觉。
好像不需要多想,一字字一句句,已经把生动的画面描摹在脑海里。
女主在秋天出生,男女主的相逢是在秋天,命案的发生在秋天,真相大白,也在秋天。
结尾,女主亲手将她最敬重的导师送上警车,男主的手搭在她的肩膀上,指间夹着一根烟,将点未点。
女主说:“有点冷。”
“入秋了,”男主将烟放回口袋,“回家吧。”
其实是个大团圆结局。
真相水落石出,男女主走在一起。
她的男女主,没有过多的亲吻与拥抱,描写很平淡,像一捧清水,可字里行间都是默契。
就是能戳进人的心里。
舒盏笑了一下:“我以为导师是好人。”
推理小说有这样一个定律——你最意想不到的那个人,往往就是坏人。
于是看多了推理小说的读者第一时间就去关注那种意想不到的、平淡的角色。
导师却不同,一开始就很高调,一路高调到了结尾,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外,让读者在几个怀疑对象中踌躇犹豫,结尾真相大白,似乎又处处合理。
难怪雕琢了那么多个日夜。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聊得心不在焉。
聊着聊着,话题又转到别人身上。
“班长在追宣思梦哎——”郑芷说着不知道从哪听来的八卦,“宣思梦也真是的,不喜欢人家又吊着人家,现在班长天天在她后面跑来跑去,两个人还以好朋友相称呢。”
舒盏:“……”
这个剧本有点眼熟。
她想起那一双乌黑的眸子,盛着漫天的星光,星光下只有她。
他笃定地说:“你喜欢我。”
“盏盏?盏盏?”郑芷伸手在她面前晃,“你怀念暑假呢?老走神。”
“啊,没有,”舒盏的语气平淡,“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去吧,别人的事情,跟我也没什么关系。”
郑芷点头:“从现在开始,我的心里只有学习!”
于是舒盏伸出手,说了两个字:“手机。”
郑芷护犊子似的捂住口袋,一把拍开她的手,“那是我学习的快乐源泉,也是学习,恶毒的女人你快走!”
舒盏嗤了声,“真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