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_作者:晴二初(287)

2018-11-22 晴二初

  宁王元启渊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什么,只由着下人为他除了外衣,只换了件家常穿的衣服。

  “王爷回来了。”杨舒怡的声音自门外响起,宁王回头去看时,只觉得眼角眉梢全是掩不住的哀愁。

  宁宛今日也见了,可宁宛不知道为什么,元启渊知道。

  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因为他是二皇子,是圣上曾经最为宠爱的皇贵妃的儿子。

  “又去教训那些下人了吗?”宁王走过去,扶过自己的妻子。

  杨舒怡笑了笑:“王爷说笑。不过是刚回了京城,各处房子都看着打扫打扫,莫叫来人看了笑话才好。”

  “管那笑话不笑话的,你且歇几天,旁的事情我去处理。”

  他没有说“本王”,他说“我”。

  杨舒怡有一阵恍惚。好像突然间,她又回到了与宁王初相识的那一年。

  那年她才不过十五,而他也不过才十七。那时年少的王爷跟着他舅舅,也就是当朝的太傅大人楚潜一道去苏州,却不想在烟雨之中,遇见了逃出门去买糕点的她。

  那时他不知在追什么,撞掉了她的糕点,她急得要哭了出来,他也是说着“我”,而不是本王。

  后来不到一年,她竟然就真的嫁个他了。那时她才知道,原来烟雨里那个少年,就是圣上曾经最为宠爱的次子。可那宠爱也不过一天,所有的一切都随着先皇贵妃的仙逝,在他还未懂事的时候,就消失了。

  后来他很少再用“我”这个称呼,他是临江最受尊重的王爷,是让临江所有百姓都称颂的宁王。

  从前她觉得不公,可后来她想开了。他有他的目标,他的野心,而她所能做的,不过是守好宁王府这个小家罢了。

  “想什么呢?”

  元启渊见自己的妻子坐在那里,也不动筷子,便伸出手来在她面前晃了晃。

  杨舒怡笑了笑:“妾身想起了刚遇见王爷那时。”

  “都是十几年前了事了,想它做什么?”元启渊闻言也笑了笑,夹了一小块排骨,放进了妻子碗里。

  “那会真好。”杨舒怡又说了一句,微笑着看向宁王。

  他不再有那时的少年气,他成熟了许多,稳重了许多。这样的他,其实她也觉得很好。

  “能嫁给王爷,是妾身的福气。”

  元启渊愣了一下。他好像很久没听到自己的妻子说这样的话了。从前两人晚上时也常说话,可自打他越发忙起来,晚上回来也很少陪她说话。

  他累得只想睡觉,也许那时的她,很孤单吧。

  “你们家的事情我会调查的,不要乱想。”元启渊终归还是搂过杨舒怡来,似向她保证一样,说了这么一句。

  杨舒怡所有的烦闷,不过是因为她的父亲,杨大人调任回了苏州做知州。

  这本来没什么,可突然有一天,他父亲给她来了一封信,那信上附了一张白纸,杨舒怡试着将水倒上去,才知道杨大人发现有人在暗中调查他了。

  杨大人自然是什么事都没犯的,可他错就错在他有个没断干净关系的族兄。那族兄曾经和人起了口角,失手打死了那家的人,正好在苏州地界上。

  那会杨大人还不是知州,不过是在苏州一个县做了个县官,却正好是在他族兄那个县。那家人家收了钱,也没再闹将这件事。

  这事说大也不大,哪个地方还没些私了的案子,关键就是杨大人发现有人在查这件事,这一查不要紧,竟然发现那家人家姓陆,和齐王妃家是同宗。

  杨大人觉得自己自身难保,便写了信,想让女儿和这皇子女婿自己想办法,先脱清了关系。

  可杨舒怡是个孝顺的,元启渊也不是个无情的,两人又岂肯让杨大人自己扛这个事,于是宁王府也开始派人查。

  可这件事越查越乱,最后一直拖到宁王和宁王妃又回了京,也没个结论。

  头上悬着一柄利剑,杨舒怡又怎么能安稳,这样的忧愁,她大概已有一月了。

  元启渊才安慰了她,她便又哭了出来。

  那齐王是什么人,她才不信这事都和齐王妃家扯上关系了,齐王会一点都不管。

  她父亲为官二十余载,一向清正廉明,若真因为这么件事就被罚了,那可全是被她牵连了。

  毕竟那时嫁给宁王,是她自己坚持的。

  “启渊。”宁王妃偏转身子,抱住了自己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