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儿,瞧瞧是谁来了!”
宁宛闻言便瞧去,来的是安国公世子夫人苗氏。苗氏今日作全福夫人,乃是父母、丈夫并子孙俱在。
宁宛忙起身福里,苗氏连忙上前将她扶了起来:“今日是大好的日子,快坐下。”
这般说着,落花便将玉梳奉上,苗氏则一边念着吉祥的话,一边为宁宛梳着头。
此一时,前来的夫人们都进了屋子,俱是说着祝福的话。其中多是与宁宛相熟的几位夫人。见她紧张,还都同她说些趣事逗她开心。
而这会天刚亮,英武侯府里也是极忙碌的。
英武侯燕舸领燕凌远,先要于家庙中祭拜。燕凌远依品着正红色婚服,又因大周传统,以表示尊贵的玄色为滚边,其上金线绣样,精致细腻。
此刻他正列于英武侯斜身后,由赞礼唱:“鞠躬。”
进而又唱:“拜兴!”。如此拜过两回,两人起身。由执事奉上酒杯,燕凌远接过,先洒少许于地,以祭拜先祖,复而一饮而尽。
这般一应仪程结束,燕凌远方面向燕舸。
此时英武侯燕舸便行教导之礼。其中所述不过日后夫妻相敬,又并成家立业等语。燕凌远自然应过。又听赞礼高唱,行拜礼两次,复而起身。
如此家里的仪式便算结束,由媒人并英武侯府中侍从,同燕凌远一道往恒亲王府去,迎接新娘。
却说此时宁宛已开了面,梳好发髻。由落花落雪服饰,将婚服一应穿好。
此刻她正坐在妆镜前,由苗氏亲自上妆。
大周朝以淡妆为美,只是新婚之日,少不得要艳丽些。苗氏边说着宁宛生得好样貌,边以眉笔将其眉型勾勒而出。
“郡主天生丽质,如此便已是倾国倾城,不知若画好了,该有多美呢!”屋里的一位夫人赞道。
“你我看了尚喜欢得不行,倘若燕小世子看了,直得当成世间难得的珍宝,少不得捧在手心里呢!”又一位夫人打趣。
宁宛听着这些话,越发害羞起来。秦温宜瞧她似更紧张了,便上前拉着她的手道:“这都是些打趣的话,你倒不必在意的。瞧着日头,少不得那边府上的人要来了,到时只管按顾嬷嬷之前说的做便是。”
宁宛点点头,却不好意思开口说什么。苗氏这会便将口脂拿在手里,问道:“郡主晨起可吃过东西?”
“吃了些细面……”
原本晨起不吃东西的,只是落花落雪常听闻那些新嫁娘有饿得昏昏欲睡的,便一早煮了面来。宁宛自然是小声告诉苗氏。
苗氏也懂得,便点点头,也不露声色,给宁宛涂好了口脂。
这边才按着流程准备得差不多,便听外边落月道:“燕世子已到了!正在大门上对答呢!”
恒亲王府门前,由薛凝嫣、楚落音几人,出了五个谜题,新郎由苏子扬、燕凌尘等陪同,一道答这几道题,若答对了,自然就放行,若答错了,少不得要拿个红包讨个彩头。
随行的几人,又是当年的状元苏子扬,又是新晋的才子燕凌尘,又有燕凌远、吴朝越武艺过人,况燕凌远自己也不是只通武艺的草包,自然是不在话下。
只是门口的也都是相熟的姑娘,最后也一人一个小金裸子,权当开心。
这会宁宛这方有人来报,新郎已入府。
宁宛自起身,由秦温宜引着,同往春和厅去。
如今新郎尚要在门厅等着,宁宛需拜别长辈。因她父母俱不在京城,上首只坐了恒亲王一人,并长兄元方睿立于侧。
宁宛到时,但见自己的好姐妹均在春和厅外,一时百感交集,险些垂泪。秦温宜见状连忙捏捏她的手,示意她要开心些。
恒亲王今日着正品官服,端坐在上首。秦温宜领着宁宛入了春和厅,便退至一侧。
此时赞礼高唱:“拜兴!”
宁宛行跪拜大礼。腰间禁步、发间步摇,只略略晃动,只余轻微声响。如同她自幼时起的每一次一样,一举一动标准之至,全无一丝错漏。
如此行礼,共四拜。待四拜止,宁宛起身,由恒亲王训/诫。
所言不过恭守妇德,孝敬长辈,并些许叮嘱云云。只恒亲王说完后,又一侍从奉上一明黄卷轴,却不是圣旨,众人大略猜测,这便是圣上的叮嘱了。
长宁郡主的婚事本就是圣上下旨赐婚,宁宛又因身负命定河山之命格,多受圣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