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_作者:晴二初(636)

2018-11-22 晴二初

  只是京中所留武将大都是齐王的人,就算不是,也只是些相对而言人微言轻的,这会也不敢轻易说什么,燕王多说的这几句,似乎并没有引起齐王的在意。

  “本王知道贤弟的意思。只是本王刚刚也说了,这战局总是变化的,人是活的,总不能死守着前边的规矩。本王觉得,将平州的队伍先调到朔京来,什么都不误,当是最好的。”齐王不紧不慢地说道。

  元启檀的话听上去有几分道理,可是宁宛却心里总觉得哪不对。齐王这么急于把平州的队伍改道到朔京,难道是平州的队伍也有问题?

  可是不应该啊。当年宁宛的四哥元方立前往平州,而今已在那里站稳了脚跟,再往北是梁义将军,这些都是圣上的人。平州的军队即使调回来,又怎么会对齐王有利呢?

  宁宛想不通这个,就想不到足够的理由来反对齐王的意见。她本就是这个朝堂上一个特殊的存在,若是一句话说不好,可能就是“万丈深渊”,宁宛想先试探一下,可她没想到,她才一抬头,就看见楚潜大人朝她轻微地摇了摇头。

  “怎么,长宁郡主有话要说吗?”齐王发现了她的动作,转而看向她。

  “长宁不敢。”宁宛微微垂首,“齐王叔叔暂理朝政,自然由齐王叔叔做主,只要能为我大周平安出力,长宁自然支持。”

  元启檀知道这位摄政郡主不是那么容易抓住错的,见她知趣不言,便没再多问什么。

  朝堂上诸位大臣又就着近日的事商议了一阵,除了调平州的队伍往朔京这件事外,其余的倒并没有什么要紧。

  等下了朝,宁宛出门便追上了楚太傅。

  “不知太傅大人方才有何指教?”太傅楚潜是楚落音的祖父,一向也是宁宛敬重的人。今日在朝堂上还承蒙楚潜指教,宁宛自然等下了朝立马便去讨教。

  “郡主是聪明人,该知道按兵不动的道理。”楚潜并没有多说什么,可宁宛瞧着他的样子,便觉得这老爷子定是知道什么她不知道却极为重要的东西。

  既然楚太傅这么说了,宁宛便也没再问下去,只道:“长宁只遵圣上吩咐,太傅大人足智多谋,若长宁有不周之处,还请大人海涵。”

  楚潜知她明白了,便点了点头,踱着步子离开了。

  宁宛微微叹了口气,也便往宫门口走去。谁知才走出没两步,突然自斜面的小路上过来一个宫女。

  “奴婢见过长宁郡主。燕王世子和陆小公子请郡主过那边坐坐,不知郡主可有时间?”

  “方瑞和陆煜?”这两个小不点邀请她,宁宛倒是没想到。这么个时间,这两个小不点不在书塾里,跑到宫里来做什么?

  “是,两位公子说,让奴婢来请郡主过去。”那个小宫女倒是毕恭毕敬,大概是见了宁宛有些害怕,说完了便低着头不再抬起来。

  宁宛看看身边跟着的落花,落花便低声道:“小姐下午没有帖子。”

  宁宛这才点点头:“你带路吧,我去瞧瞧他两个。”

  盛夏时节,宫城里的树木一片苍翠,池塘子里有许多荷花开了,墨玉般的荷叶,粉嫩的荷花,让整个池塘都有了生气。

  元方瑞和陆煜正在池边一处亭子里坐着,两人不知在鼓捣些什么,一个趴在凳子边,一个蹲在地上。

  “好好的日子,你们两个不去书塾,怎么跑来这里玩闹?”宁宛走进那凉亭,顿觉一股清风拂过,甚为凉爽。怪不得那两个小不点在这,敢情是乘凉呢。

  “宛姐姐,今日可是表哥叫我出来的。你可不能冤枉我。”元方瑞见她来了,当先便跑过来抱住她的胳膊。

  宁宛朝他笑笑,看向陆煜,见他正趴在凳子上,对着一张粗糙的图纸看得入神。

  “看什么呢?怎么不放到石桌上看?趴在这也不嫌难受。”宁宛凑过去,陆煜这才发觉她来了。

  “宛姐姐,我们发现一件事,找你商量呢。”陆煜这么说着,给了凉亭里那些宫女一个眼色。

  落花当先就反应过来,便福了礼,领着这里的几个宫女都到亭子外边去了。

  陆煜这便将那张纸放在石桌上,铺好,指着其中一个方框对宁宛说:“这是外祖父的书房,我和瑞儿常在这边听傅先生讲学,好几次都遇见一个人,在外祖父的书房边上路过。”

  宁宛看了看,那书房和傅先生讲学的屋子确实不远,陆煜这张图画得有些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