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清沅/清沅_作者:崔罗什(4)

2018-11-19 崔罗什

  何况顾清沅还是出了名的才女,孝女。当年顾清沅的父亲因渎职获罪,被判流放,在流放途中病死。顾清沅一个未婚少女,领着弟弟,奔波几地,为父亲入殓,把丧事办得十分妥帖。之后又刺血写佛经,整整三年只吃素,为父亲祈冥福。京中说起顾清沅,都说那个顾家的孝女,无人不称颂。

  后来又过几年,顾清沅的父亲翻了案,查出来渎职一事是被人诬陷。顾清沅的孝女之名就越发让人感动。

  宫中对顾清沅的评价也颇高。太后隔三差五就要清沅入宫,或是要她陪公主妃子们写字,或是要她说说宫外的事。有时候太后只单独与清沅说话,甚至有人传说太后在政事上犹豫不决的时候,都会找顾夫人商量。此话不是凭空而来,太后曾好几次亲口说过,若不是顾清沅要操持一个国公府,定要她留在寿椿宫在自己身边做女官。

  所以赵逊决不敢轻视自己的夫人。他知道清沅早上起床时候只是在拿乔,今日清沅肯定会进宫与太后商量事情的。上一次也指不定太后已经对清沅说过什么了,否则清沅怎么能这么镇定自若?清沅嘴严,这也是太后喜欢她的原因之一。

  想到此处,赵逊心里轻快许多,清沅一走,他就准备去看赛马去了,他约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正打算从南边买几个歌姬,他这一天也是忙得很。

  赵逊在赛马场上与朋友把酒言欢的时候,清沅正在寿椿宫中。

  太后今年五十有五,但看起来仍像四十出头一样。清沅有时候看着她,会觉得这十几年来,太后的样貌似乎从来没有变化过。

  “清沅,我上次同你说过什么来着?”太后今日心情好,没有在书房里,而是在茶室中见了清沅。

  清沅接过宫女煮好的茶,道:“太后说,燕王之事不必忧虑,有自然应对之法。”

  太后从来没有提过这所谓“自然应对之法”到底是什么法子。清沅原以为这只是太后在虚张声势,但今天看太后的样子,似乎事情已经解决了。

  太后笑笑,从袖中取出一道纸递给清沅。

  清沅放下茶,双手接过,展开纸张。

  一封短短的密信,她反复看了三遍,才敢确信。

  她抬起头,说:“燕王死了?”

  太后品了一口茶,神色怡然:“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新坑,大家喜欢就收藏多留言

  女主乍看理智型,但也可能会有脱线/疯疯的时候

  第2章

  太后那句“死了”,说得轻快随意。在清沅心中引得一波颤动,像看到不知名的虫卵掉在皮肤上一样,叫人说不出的恶心。

  她并非是对燕王有什么私情所以怜悯不忍。只是太后说起燕王之死时候那种轻蔑,那种冷酷,一瞬间让她许多回忆涌上心头。

  清沅克制住自己的神色,不流露半分厌恶,只惊讶道:“居然在这关头上死去了……”

  太后咯咯笑了起来,她在清沅面前并无顾忌。

  “好了,别说你心里没有松口气。这么个麻烦若是进了京,我不快活,皇帝不快活,你们这些亲贵又何尝能快活。”

  清沅知道燕王之死与太后脱不了干系,否则老天也凑不出这么巧的事情。但她不想问太后是怎么除去燕王的。太后并不是事事都和她商量,有些事她也不想知道。

  她之前曾经委婉劝过太后,对待燕王应当怀柔为上。

  因为燕王戍边有功,在西边几大重镇威望极高,据她所知,宁州甚至有百姓为燕王建了生祠。而且燕王手中有几员猛将,又有天行骑等精锐之师。

  此时应当安抚住燕王,然后再削他的左臂右膀,解他的兵权。毕竟有皇帝坐镇京中,人伦大义在此,燕王不敢轻举妄动。

  清沅不信自己是唯一一个这么劝太后的人,但太后显然已经一意孤行了。

  沉默片刻,清沅问:“殿下,这个消息确属实吗?”

  密信上写得很简洁,只说昨天深夜时候燕王在驿馆暴病而亡。既然太后已经做出来了,那这时候只能想想怎么善后。怕就最怕这消息不真,燕王是有备而来的诈死,那怕是真要翻天。

  太后知道清沅在想什么,她放缓了语调,轻柔道:“你放心。这消息十分可靠。燕王其实几个月前就旧伤复发了,他和他身边的人一直瞒着而已。我早知他熬不过年关。这是天助吾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