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落的元神回到阿房宫寝殿里的真身体内,亲眼看到蒙恬的好转,才能让她放下心来。
之后,蒙恬接到嬴政命他回咸阳养伤的指令,军中派出一队人马护送他回了咸阳。
回到咸阳的蒙恬,很想问问清落关于自己身上的伤势奇意愈合的事,但是他又感觉那日的事情仿佛做梦一般,令他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询问,而另一方面,他正忙着调养恢复身体,所以这件事就一拖再拖,暂时被搁置了。
前线的秦军灭赵后,会在赵国休整一段时间,再投入到新的战役中。
这期间,北部燕国修来国书,声称抓到秦国叛将桓齮,献其头颅送给秦王,并且甘愿进奉燕国督亢地图,以求成为大秦的属国。
嬴政知道后大喜,早年间桓齮兵败叛逃,嬴政悬赏千金捉拿桓齮,这些年均是无果。
原来,桓齮化名樊于期,躲到了极北之地燕都蓟城,隐姓埋名,销声匿迹,时至今日才被发现。
几个月后,燕国使臣荆轲带着樊于期的头颅和燕国督亢地图,来到秦都咸阳。
荆轲和他的人马在驿站下榻,递交国书后,就在驿站等消息。若秦王想见他们,就召他们入宫面君进献礼物,若秦王不想见他们,就收了礼物,让他们自行回燕国复命。
在等候结果期间,荆轲带着他的副使秦舞阳,来到咸阳大街上转悠,顺便打探消息。
他们看到一家名为云曦馆的酒楼,是咸阳城内最高的酒楼,比以前最高的瑞福楼还高。
荆轲看到进出云曦馆的客人,大多都是穿着极好的名士贵人,觉得这是打听消息的好地方,于是带着秦舞阳一起进了云曦馆,在人多的大堂内找了张僻静的桌子旁坐下,然后随意点了几个下酒菜和两壶上好的酒后,把跑堂的小二打发走了。
酒楼果然是偷听各类消息的好地方,这些个名士达人们三五一堆围着桌子,饮酒畅论,各种传言风声,有真实的,有不真实的,都被他们津津有味的说来道去。
荆轲和秦舞阳表面上慢悠悠的喝酒吃菜,实际上都悄悄竖起耳朵,偷听着周围人说话。
今日人们说的都是伐赵的事,因为蒙恬从赵国前线回来养伤,所以掀起了人们对蒙恬的战绩以及伐赵灭赵之事的关注,时常在茶余饭后被说起。而蒙家自然是最受人们关注的目标,因为它与朝堂后宫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话说蒙家还真是一门出强将啊!先前有蒙骜,如今有蒙恬。想那赵国李牧是何等悍将,大王两度伐赵,都大败在他手上,而这次蒙恬将军奋力斩杀李牧,才使秦军伐赵成功。蒙恬将军真可谓勇猛至极啊!”邻桌一群人中,一个文士感慨说道。
“可惜啊,为了杀那李牧,蒙将军身负多处重伤。我听前线回来的人说,当时所有军医都医治无效,以为蒙将军就要命归黄泉了,可是后来不知何故,蒙将军的伤势奇迹般的好转了,如今只需静养就能康复。”邻桌另外一个人说道。
“但这次静养也不知会到几时,错失接下来打仗立功的机会,果真可惜啊!”又一人说。
“不过,等蒙将军好了,大王应该会再重用他吧,毕竟这次斩杀李牧的功劳这么大,大王应该会留给他机会的。”最先说话的那个文士说道,他还是很看好蒙恬的。
“是啊,大王自小就是蒙将军护卫在侧,君臣情分应该不浅。而且阿房宫的那位姑姑又与蒙将军有同僚之谊,到时候为他美言几句,机会自然就有了。”另一个人笑道。
“没错没错,市井早就流传,那位姑姑与蒙家走得特别近,是有意拉拢蒙家,所以她肯定不愿看到蒙家没落,而削弱她的势力,因而肯定会竭力帮助蒙将军再受重用。”一人说。
正当荆轲与秦舞阳全神贯注的偷听时,大堂内的小二突然全都跑到门口,哈着腰似乎在迎接什么大人物的到来。
然后,清落揽着胡亥的肩膀,走进了云曦馆,直接穿过大堂,被小二恭迎上了阁楼楼梯。
刚刚清落出现的一霎那,大堂内所有的客人都不说话了,都是一副恭敬的模样。
因为嬴政当初送清落入主阿房宫后,就下令不许有人对清落不敬,于是像当初桓齮当街冲撞清落车辇的事,就再也没发生过了。
清落的身影消失在阁楼上后,堂内的人们又开始自由畅谈了,但话题却转到了清落身上。
“这位清落姑姑真是貌若天仙、气质如兰啊!难怪承宠多年而不衰!”文士再次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