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杏素娘_作者:明草(337)

2018-11-17 明草

  丫鬟连连赞叹,直说主子性情宽和,无比仁义,又救下无数性命,妙手回春的本事堪比华佗再世。

  世人都爱听好话,煦容也不例外,她眉眼弯弯,缓缓从木椅上站起身,手拿剪刀,修剪着瓷瓶中的梅枝。女人身量偏瘦,容貌又十分秀丽,那副姿态当真出尘的很。

  *

  素心堂看似对颜如玉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老客却不会轻易离开,毕竟薛素时不时推陈出新,像兰香膏、发油、以及牡丹花露等物,都是别处遍寻不着的。尤其是新研制出的花露,寒天冻地时用着极好,用薄薄的棉片擦拭,面颊比往日光润不说,甚至还白皙数分,要不是价格高了些,恐怕买的人会更多。

  这会儿薛素坐在桌前,手里拿着前朝的古方,一页页翻阅着。

  先前薛母留下的秘方她早已牢记于心,上面记载的东西也全都做了出来,不过她还是觉得不够,毕竟许多传承都已经遗失了,必须慢慢寻找,方能做到最好。

  古书中记载着前朝的宫廷秘方,她看的出神,便见着春兰快步走进来,清秀小脸上满是喜色,福了福身道,“夫人,闫濯神医回来了,此刻就在正堂,您去瞧瞧吧。”

  听到这话,薛素片刻也未曾耽搁,径直往正堂的方向赶去,迈过门槛,一眼便看到了坐在木椅上的年轻男子。

  “闫大夫,侯爷身体如何,可恢复了?”她脑袋里都是楚清河,就算分隔的时间没有多长,那份思念依旧浓郁的很。

  闫濯不紧不慢的喝了口茶,轻笑着道,“夫人放心,闫某的医术你还信不过吗?肯定针到病除,绝不会生出半点差错。”顿了顿,他突然想起了什么,问,“方才我入京时,听说城里新开了一家医馆,名为素心堂。”

  时至今日,薛素一听到这三个字都觉得膈应,她耐着性子说,“这间医馆的主人名叫煦容,精通医术,你可认得?”

  狭长的凤眼微微闪烁,闫濯摇了摇头,“闫某并不认得什么煦容,不过就算她医术再高也比不得我,从明日开始,我留在颜如玉中,帮夫人镇场子。”

  诧异的看着眼前这人,薛素倒是未曾拒绝,她心里很清楚,闫濯的本事比煦容只高不低,要是他在私馆,就算对门有陛下题字,依旧没有任何用处。

  从木椅上站起身,她盈盈下拜,“那就有劳闫大夫了。”

  由于私馆中尽是女客,一开始薛素还担心闫濯来回走动,冲撞了客人,但他老实的很,进了铺子一直呆在后院炮制药草,根本没有出来的意思,倒是让她松了口气。

  这天晌午,对面的医馆又热闹起来,原来是承恩侯府的老夫人身体不适,来到了素心堂中,想要请煦容医女诊脉。

  先前达官显贵下帖子,都是医女亲自登门为他们看病,但得了陛下的赞誉后,素心堂今非昔比,煦容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这些贵客都必须亲自登门才行。

  如今肖妃生了九皇子,承恩侯府风头正劲,老夫人身为肖妃的嫡亲祖母,想巴结她的人委实不少,煦容对她的态度也十分客气,不敢有半点怠慢。

  肖老夫人进到堂中,又有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门前,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家缓缓走下来,穿着暗褐色的短打,捂着嘴不住咳嗽着。

  他身旁站了个年轻人,估摸着是老人家的孙儿,此刻低声发问,“煦容医女在吗?我祖父不知患了何种病症,连着咳嗽了几个月,依旧没有好转。”

  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为严寒的时候,守在门口的学徒被冻的直打哆嗦,他们瞧着这一对祖孙也不像是有身份的模样,心中涌起阵阵不耐,摆手敷衍道,“医女正在给承恩侯府的老夫人诊脉,根本倒不出空来,你们还是去别处吧。”

  年轻男子有些不甘心,他千里迢迢从江南赶过来,原本是想找闫濯神医,哪想到那位不在京城,便只能退而求其次,请煦容诊治。

  “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我们来晚了,自是不能和肖老夫人争抢,但给她诊完脉后,医女可有空闲?”

  “你且等着吧,医女忙完了自会唤你。”学徒咬牙说道。

  年轻人筋骨强健,受些寒风吹打也无甚大碍,但老人家却不同,他年过六旬,又患了重病,要是再受凉的话恐怕就熬不住了。无奈之下,年轻男子将祖父扶到马车上,他则站在医馆门口,踮脚抻头往里张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