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娇_作者:帅少江枫(159)

  说罢,才又加重了语气说:

  “但分家的事,却是万不能再提的。侍养父母,本就是咱们兄弟一起的事,即使三弟是嫡,大哥是庶,孝心却是不分嫡庶的。”

  魏芳凝躲在她娘的怀里偷笑。

  他爹也学会了耍心眼子。

  分家哪就是他爹说了算的?

  不过是拿话吓唬魏远安罢了。

  魏远安不甘心被分出去,自然上赶着牺牲了魏云馨。

  这可比他们逼着大房,将魏云馨从族谱上除名,好听多了。

  明儿传出去,也是大房自己选的。

  他们三房,可是连提都没提。

  而且大房主动提出来,三房还可能拿桥。

  魏芳凝就差举出胜利的手势,大声的喊一声:

  “太好了,终于完事了,可累死我了。”

  魏远安冲着承平伯磕头,说:

  “二丫头做出这等丧尽天良的事来,儿子愿意……”

  魏芳凝的眼睛亮晶晶的。

  说出来了,这就说出来了!

  结果就听外面喊:

  “太……太子来了,伯爷、太夫人,快去前边迎接太子。”

  魏远安的话便就给截断了。

  魏芳凝气得一口老血,没当场喷出来。

  心里将太子来来回回地骂了几千个字,都能写一篇讨伐檄文了。

  承平伯简直是以为自己老耳昏聩,听错了呢,问:

  “外面在喊什么?”

  沈太夫人倒是淡定,还瞅了眼魏芳凝,然后笑了。

  门丁也等不得人通报,直接冲了进来,跪地上说:

  “伯爷、太夫人快……快,太子,太子来了,让去前边接驾呢。”

  正文 105 檄文

  承平伯问:

  “果然是太子?不会是弄错了,有人作弄吧?”

  京上曾出过一则笑话。

  一家外乡在京上经商,至亲直系便就举家住在京里。

  老家那边留有叔伯亲人。

  突然有一日,两个男人上门,将他家乡人情,细细说得十分的明白。

  不得不让人信服。

  却是来通丧的。

  说是家里八十岁的叔祖去世了。

  于是这一家子急急忙忙的往老家赶。

  两个月后又举家回来了。

  不见有悲色,还大办宴席。

  邻居们奇怪,上门打听,才知道。

  他们到了老家,八十岁的叔祖还能下地干活。

  比那经商的一家之主还硬朗呢。

  也不知道是谁,开了这样的玩笑来作弄人。

  这事当成笑话,传得满京城都知道。

  所以承平伯才会如此的问。

  门丁说:

  “小太监拿着太子的名牌,再不会错的。”

  承平伯这才急忙忙地由着两个美人儿扶着,起身说:

  “什么事都先放一放,接了太子殿下再说。”

  魏芳凝上前,与魏云微两个,一左一右地扶着沈太夫人,跟在了承平伯的后面,往南院走。

  身后则跟着一众的主仆人等。

  魏云馨一早被婆子扶到了后屋上,也没人去喊她。

  魏远安倒是又动起了小心思。

  长女是指望不上了。

  太子可还没有成亲呢。

  而且就是成亲了,又怎么样?

  不是还不侧妃、孺人、侍妾?

  太子是储君,将来的皇上。

  不可能只太子妃一个女人。

  不管太子因何而来,若是瞧中了谁,金风玉露的,这也是说不准的事。

  魏远安在心里,偷偷地将他的那几个女儿,来回地巴拉了一下。

  自然,魏远安是不甘心,让太子看上魏云微的。

  但大房够上岁数的,还有魏云娇、魏云茴。

  魏远安故意让自己落后两步,吩咐跟着他的小厮,让去大房,将那两丫头喊到前院去,迎接太子。

  只是男人在南院上,而女眷则是在垂花门处,隔着影壁院墙,冲着南面磕头就行。

  内监自会回说,承平伯女眷已经行过礼了。

  无论是皇上还是储君,终是要避嫌,哪能随便见别人家里的内眷?

  又不是自小认识的血亲。

  文昌侯家里时,一是太子去的突然,二则是刚好他家里办喜宴。

  躲也躲不开了。

  果然承平伯领着儿孙,直接去了南正门外。

  而沈太夫人则由着孙女儿、儿媳妇们陪着,留在了内外院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