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娇_作者:帅少江枫(505)

  太子并没有向乾武帝进策,但乾武帝却也没有死心。

  在招待那些使臣时,将话挑明,直接说本国有长公主之女,欲为联姻,若是哪国有适婚王子,可来求娶。

  然后又将许染衣的容貌,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

  颇有老王卖瓜的意思,而听者也并没放在心上,可以说并不怎么相信。

  将外使送走之后,乾武帝颇有些无奈地揉了揉额头。

  许染衣的事一日不能解决,便就一日让他不得安生,只一想起来,便就觉得头疼。

  觑着乾武帝,太子觉得时机算得上成熟,于是趁机进言道:“现在乾局不稳,不适合打仗,父皇有没有想过与北域讲和,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

  北域,沈家的势力范围。

  虽然晋安公主嫁入沈家,但乾武帝也不知道为何,心底对沈家却是更加的不放心了。

  或许是他多心,乾武帝安慰自己,沈家一直想做的是忠臣。

  忠于国家,即使并不是绝对的忠于他这个皇帝,但也不会卷入夺位风波之中而偏向太子。

  可是,他或是真的那么相信,就没有晋安公主嫁入沈家了。

  乾武帝心下挣扎在对太子的怀疑,还有对沈家的不确信之中,却又没有什么办法摆脱此时的困境。

  敛下有些受伤的眼角,太子试着与乾武帝说明:

  “逸王叔这么些年,与临国交情匪浅,而几个小国之所以一直未有动作,也不过是看着咱们朝政稳妥,出手未必能得到想要的好处。可是北域不同,国大又有实力,游牧习性使得他们英勇善战。”

  有些话,太子没有说透,就看乾武帝自己的领悟了。

  与其让逸亲王或梁太后与北域联合,哪有将许染衣嫁过去,并在送嫁途中,将许染衣的身世告诉她,让她对他死心的同时,也心甘情愿的忘了京上的所以,嫁到北域开始亲的生活。

  而与北域建立好真正的姻亲关系,边境修好,得好处最大的就是乾武帝。

  其实对太子来说,朝局越不稳定,对他才会越有利。

  太子心下微叹,希望乾武帝能相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防人不是这么防的。

  太子没有再继续往下说,见乾武帝也是一副不欲再说什么的意思,便就躬身行礼,退出来后,回东宫去了。

  不管许梁衣的结局如何,他这做兄长的,也算是为她争取过了。

  如果乾武帝坚决的,要将许染衣嫁给其他临国,太子想了想,却也没再打算为了许染衣,而引起乾武帝的警觉。

  有些事必须做,而有些事,则不一定要做。

  就像许染衣嫁谁的问题,就与太子的大事,其实没有帮助。

  清竹的顺利出关,才是让太子大松一口气的时候。

  而且太子不过是先与乾武帝提个醒,至于北域那边,如果有心的话,主动派人来求和提亲,估计乾武帝也会答应吧。

  太子想了想,觉定要利用下逸亲王的两位庶子,在那几个外使跟前,坏一坏许染衣的名声好了。

  施璋一心想要娶到许染衣,若是知道乾武帝的打算,应该会有所行动吧。

  正文 341 听说

  太子坏坏的笑了,这样一来,皇上查到了,也不会将账算到他的头上。

  逸王世子与施璋两个,直到现在,脸上的青紫痕迹也未完全消退,所以依然躲在逸亲王府里,不能出来见人。

  而对于乾武帝想将许染衣外嫁的事,那两位庶子是知道的。

  逸王世子拿出兄长的身份压着,那哥俩个虽然也有自己的小六九,但到底还没到明目张胆的地步,所以施璋没问的情况下,并没透露出半点儿来。

  太子冷笑,打发了人,先是向着施璋提点了下。

  施璋对于娶许染衣可是费尽心机,都已经做了如此事情,若是再娶不到,那可真就成了满京城的笑话。

  而自出事以来,也有好长时间,迟迟等不到乾武帝的赐婚圣旨。

  或多或少,施璋还是能感觉出,乾武帝并不想将许染衣嫁他,这一事实,实难接受,但施璋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别的办法来。

  靠在窗下,施璋的心情可以用抑郁来形容。

  然后,他便就听到窗下不知谁说了句:“啊,赐听世子爷跟二爷、三爷说话,皇上好像有心想要将许小娘子和亲呢。”

  施璋一听,心腾地提了起来。

  然后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懊悔自己早没有想到,此次晋安公主成亲,外国使臣进京贺喜,乾武帝哪会放过这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