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芙想起酸豆角酸酸的滋味都要流口水了。
吃完饭,唐晓芙就去摆摊卖布料了,方文静扛着锄头去田地里除草,一直忙到傍晚吃饭的点才回来。
唐晓芙摆摊回来就把饭做了,一大盆土豆烧排骨加一个清炒茄子。
这茄子还是菜地里第一茬嫰茄子,唐晓芙本来想做油淋茄子的,虽然现在家里菜油不少,可想想菜油烧茄子味道不佳,也就放弃了,她始终觉得色拉油做油淋茄子好吃。
方文静洗了手脸,母女三个就开始吃晚饭,唐晓芙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问晓兰道:“还有一个多月你就要中考了,你想好报哪一所高中没有?我个人认为,报华师附中或着武昌实验中学比较好,当然,外校也不错,就是费用太高,不过只要你考得上,咱家现在这条件也供得起。”
唐晓芙正滔滔不绝,就听晓兰道:“我想报中专。”
方文静听了没多大反应,那个年代中专也是包分配的,而且比起考大学而言,可以提前三年参加工作,所以许多人都想考中专。
唐晓芙大吃一惊,停下筷子:“你成绩那么好怎么要报中专,太可惜了!我觉得你还是读高中的好,到时考大学。”
晓兰往嘴里扒饭:“我想早点参加工作,早点赚到钱。”
唐晓芙横了她一眼,见她光吃茄子和土豆,夹了一块排骨放在她碗里:“现在咱们家又不是过不去,要等着你赚钱!”
晓兰杞人忧天道:“谁知道以后的政策呢,万一又回到集体生产怎么办,我早点考上中专,早点捧上铁饭碗,那咱们母女三个以后就有保证了。”
唐晓芙明白,晓兰这是穷怕了,有个铁饭碗她才安心,但唐晓芙来自前世,知道政策只会一年比一年好上去,不会退步,等到2000年,中专文凭就基本上一文不值了,所以还是考大学的好。
“政策不会倒退的,你放心大胆的考高中,以后读大学,大学文凭可是比中专文凭硬多了!咱们家都盖了新房了,还有那么大一笔存款,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晓兰思索了好久,就道:“那我报高中吧。”
吃完饭,姐妹两个在煤油灯底下商量了很久,晓兰决定报考武昌实验中学,这所中学历年录取的分数线低于外校和华师附中,晓兰还是挑把握性大的学校报考。
这一夜,在省城的冷晨旭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白天方文静的话反复在他耳边响起,方文静不同意自己和唐晓芙交往,就不知道唐晓芙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这孩子基本上不会主动跟自己联系,看不出她到底对自己有没有意思。
去问问她?
还是算了吧,人家年龄还小,自己现在去问她,她肯定会听她妈妈的话,万一听到自己不想听的答案,以后再见面都尴尬,只怕从此以后那孩子还会躲着自己,并且万一因此影响了她学习,害她没有考上大学,那自己就罪孽深重了!
还是再等等吧,等她高考完了,那时心智肯定比现在更成熟了,自己再郑重向她告白,她那时也应该不会盲目的听从方文静的话,而是认真考虑要不要和自己交往,对自己对她都公平。
虽然心里打定了主意,可是冷晨旭还是难以入睡。
星期一到星期六,方文静一连卖了六天的青菜,才把菜园子里的豌豆、毛豆、蚕豆还有一些叶子菜在老掉之前全部都卖了,前前后后一共赚了一百块钱左右,这令方文静非常激动,没想到卖菜都这么赚钱,青菜在她们这里根本就卖不动,通常老掉的青菜一般都喂牲口吃了。
因为上个星期天进的零头布很多,还没卖完,所以这个星期天唐晓芙不去省城进货,早上去镇上摆了三个小时的摊,赚了二十多块钱就回来了。
中午吃完饭,方文静让两个女儿好好学习,她继续去田地里劳动,把摘过毛豆的豆蔓扯了,然后把土翻一遍,再种一茬黄豆。
五月一过,天气就热了起来,到了中午辛苦了一上午的农民们都会睡上一个午觉再出门劳动。
方文静家因为只有她一个劳力,那么多田里的活儿要干,就不敢睡午觉,出门劳动了。
她戴着一顶草帽,一个人在菜地里劳作。
这几天,方文静每天来回去省城卖了将近一个星期的菜,回来还要马不停蹄地干农活,体力消耗很大,今天早上天不亮又起床劳动,现在又一个人翻地,干了一会儿,实在累的受不了,就想着在树荫下坐着休息一下,可这一坐,本来只想打个盹的,却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