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静惊讶的问她怎么又改变主意了。
唐晓芙把兔子爱吃的剪刀草往兔舍里扔,那几只白兔就都蹦蹦跳跳过来吃。
“我在想,咱们家现在在城里已经有了房子,我和晓兰也都去城里读书了,以后咱们母女三个就在城里扎根,鸡鸭鹅什么的以后就不养了,就连猪都从明年不养了,在城里好赚钱,猪肉也好,鸡鸭鹅也好,只要有钱又不是吃不起,何必费那力气养呢?”
方文静有些犹豫:“虽说在城里有房子住,可咱们在村里的房子也是新做的,而且又宽敞又舒适,就这么空着好浪费。再说了,咱们农村人在城里能扎下根来吗?”
“怎么就不能扎下根来?我和晓兰肯定都能考上大学,国家肯定包分配,只要有工作了,就能在城里生根,我们都在城里了,难道还把妈妈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留在乡下?”
方文静把拌好的猪食倒进猪槽里,引得那两只小猪扑过来拼命地拱槽。
“妈喜欢住在乡下,等你们在城里有了工作妈就回来,现在就按你说的办,咱们家就暂时不养鸡鸭鹅什么的,等几年之后妈回来再养。你们也就有鸡鸭鹅和猪肉兔子肉还有蛋吃了。”
唐晓芙明白方文静从小在这片土地长大,对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所谓故土难离就是说的这样,她现在肯去城里都是因为舍不得和两个女儿分开。
唐晓芙就说:“那王葵大婶就只有帮咱们照看一下房子,养一下猪和小黄就行了,那就不用给十块钱了,每个月给五块就行了。”
方文静就说:“好。”
做完这些,唐晓芙就去吴春燕家看看她家的那面墙修补好了没,一看,损坏的地方全都糊上了水泥,很粗糙,一看就不是工匠做的,肯定是唐家人自己糊的水泥。
唐晓芙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虽然难看,但结实,也就没多计较了,转身就走。
背后是丁家丽不满的数落吴春燕的话语:“一把年纪了,一天到晚争强好胜,也不看看自己那怂包相,能争得赢谁!每次被人压得屁都不敢放一个,还要连累我们帮你擦屁股!
你半截身子埋土里了,那张老脸可以扔了不要,我们还要在村里活人哩!我的孩子还要娶媳妇哩!你说你凿人家的墙壁,人家放过你没?你出成气没?到头来我们家还成村里人的笑柄,总想跟人家黄毛丫头斗,总也斗不过!一把年纪了也不知为了什么!”
方文静母女三个在田家时,丁家丽虽然也没把她们当人看,但是方文静母女三个跟她没有半点利益冲突,因此她并不像唐家其他人那样恨方文静母女三个,她们搬出唐家对她而言只是少了几个欺负的对象而已。
但是吴彩云和吴春燕就不同了,一个是和她有利益冲突的人,不过吴彩云也离开了田家,就算丁家丽跟她有千仇万恨也报不了了,不放下也得放下。
另一个吴春燕丁家丽就更不待见了,以前唐振中把每月工资交给她、她有钱时也没赏过她几块钱,现在唐振中要急着还债,自从换了单位之后就没交钱给吴春燕了,吴春燕就白吃白喝他们的,而且还想和以前一样,像个慈禧太后一样,家里什么事都不做,哪怕农忙季节让她做顿午饭,她都要哭天抢地,说她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她伺候晚辈!丁家丽心中哪会没气!
丁家丽对吴春燕有气唐晓芙能够明白,因为丁家丽就是这种见便宜就上,见困难就让的人,有好处给她,她就有笑脸给你,没好处给她、还吃她的、喝她的,她怎么可能有好脸色给吴春燕!她连容都容不下她!
所以她自认为是自己一大家子人在养活吴春燕吃了大方,所以才会斥责她。
但是她即便斥责吴春燕也不用做给唐晓芙看,唐晓芙猜,丁家丽这么做肯定是有求于她们。
唐晓芙回到家里就告诉方文静,吴春燕已经把她家损坏的墙修补好了。
方文静已经做好午饭了,母女两个吃了,就把鸡鸭鹅和兔子全部装起来,方文静用个担子挑到方守诚家,让贺雪妹养,她年纪大了,做农活儿吃力,可养家畜还是养得了的。
走了几个小时,到达大外公家时,方文静母女两个又累又渴,一连喝了两大杯冷开水才解了渴。
大舅妈和二舅妈打了冷水她母女洗手洗脸。
大舅妈赧然对方文静说:“晓芙这孩子咋这客气,我给她送货,她还算路费给我!我每次给晓芙送货,我也从她那里赚到钱了,这路费真心不必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