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语看到郭凯亮穿着旧棉袄,再和她爸来回的搬东西,笑眯眯的走过去拍了下他的肩膀,“亮哥早啊。”
郭凯亮身形一顿,转身就看到了一粉粉嫩嫩的小姑娘,不由得一笑,“早,昨天回来的?”
他昨天就知道海叔和李老师去接季语去了,只是昨天他没看到人所以才这么问的。
季语点点头,边说话,边往隔壁郭家门市走,“嗯嗯,本来昨天想过来看看你们的,可是家里有客人,忙里忙外的就忘了”
话音刚落,闻声出来的郭奶奶就喊了起来,“哎呦,这不是小语嘛,快让奶奶看看,都成大姑娘喽。”
季语欢喜的握着她那苍老的手,一点嫌弃的意思都没有。
而且还很是温柔的说道:“三奶奶好啊,身体挺好的吧。”
听到小姑娘软软糯糯的娃娃音,郭奶奶的心都化了。
“好,好,拖你们家的福气哦,我这老婆子日子过的不错,这到老了,还做起买卖来了。”
季语也不客气的,跟着笑了起来,“那是,三奶奶以后可是要当大老板的哦,以后等我和亮哥毕业,都给你打工!”
郭奶奶被季语逗得都快笑岔气了,“哈哈哈,还是丫头好哦,这小嘴儿就是会说,比臭小子强多了。”
一旁站着的郭凯亮此时已经傻了,他都不知道原来小姑娘竟然这么会哄老人开心。
不过想想也是,小姑娘长得可爱,性子还好,奶奶喜欢她是应该的。
“嘿嘿。”被夸了季语也不谦虚,就这么被郭奶奶拉着说话。
两人聊了一会儿,郭奶奶才想起来自己卖的东西,“来,给你这个吃,这是我做的切糕,你在外面吃不着在家这地道的东西吧。”
季语接过来,直接上嘴咬了一口,随后竖起了大拇指。
“唔真好吃,可不,四九城那边的切糕和咱家的不一样,都是甜的。”
他们家的切糕其实就是年糕,都是豆子,蘸白糖或者蜂蜜吃的,这么干吃的话,没有味儿,就是香。
一般人到了他们这里,还真是吃不习惯的。
但季语在外面时间久了,还挺想念这个味道的。
因为在花家弯子,不管是黑白喜事,都会有切糕的,。
过年的过节的时候,家家桌子上都会有的。
对她来说,这是家乡的味道了。
更别说郭奶奶这老手艺,更有味了。
看着自己做的东西被认可,郭奶奶自然是欢喜的。
“好吃就多吃点,唉不能多吃,小亮说这个多吃了胃口不好。”
她是挨过饿的,对这些东西都不忌讳。
可是现在小年轻的讲究的多,她自是不想让小姑娘吃了难受的。
郭凯亮见小姑娘这么吃,也有点担心,所以赶紧说道:“嗯,小语,不要贪吃,尝尝其他的,那小米煎饼是我奶刚做的,很香。”
季语把最后一口切糕吃完,又卷了一块小米煎饼。
薄薄的煎饼比一张打印纸都透明,抹上大酱,放上生菜,香菜和香葱,就这么一大口下去,别提多香了。
直到她干掉两张大饼后,狠狠的打了饱嗝,才忽的发现自己好想吃多
“嗯嗯,都好好吃,我这刚吃完早饭,都能吃这么多,完了过一个年,我会胖成小猪的。”
“瞎说,你这么瘦,过年这几天就算天天吃,能长多少?”
老人们就是喜欢小孩子们能吃。
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他们都会觉得自己孩子没吃饱,没喝好。
郭凯亮见小姑娘吃饱了,笑了笑,“小语你在这玩儿,我去看看海叔。”
等郭凯亮走了以后,季语陪着郭奶奶卖货。
别说,这大早晨的,生意还挺好。
比那些早餐的小吃摊都强。
还有就是过年要订切糕的,生意还真是不错呢。
“三奶奶,你们过年还回去吗?”
郭奶奶卖了一份切糕后,坐到了季语的旁边,“回去哦,过年还是得回自己家哦,小亮还得给老祖宗和他爸妈上坟呢。”
想到郭奶奶的儿子儿媳妇儿
季语赶紧转移话题道:“嗯那今天都二十二了,还不回去啊,我爸说明天去看我奶,正好送你们回去。”
“可不,我们就等着大海的车啦,等下午送完切糕,我们明天就回去啦小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