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送亲的自家人还真没有,就是季兴海和季东强两对夫妻。
为此季兴海找了邻居家的几位叔叔大爷,然后找了和自己交好不错的好友,硬拉硬拽才凑够了十二个人(男六人女六人)。
十一点十八分是吉时,十点半的时时候,亲戚朋友差不多都到齐了。
季惠英家的房子是小三间房,以前是和季东强那四间房连着的,中间有一道门。
后来分了家,沈梅二话没说就把门堵上了,还拿土坯在院子中间抹了一堵墙。
这样一来,季惠英这边就很小了。
尤其,大家都涌进来的时候,特憋屈,不过这些在农村老太太一人住也算是可以的了,就是园子被沈梅割了过去,季惠英没有地方种菜吃了。
季语本来想着在大门口看着季萍娟上车就行了,可是后来被李曼拽了进去。
不管怎么样,这亲近的侄女侄子的,都该到场,还得照一张全家福呢。
陆书昱一直跟在季语的身后,其他人都好奇这么讲究的男孩子是谁家的。
有的人早就见过他了,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大家都知道了,那位大官家的孩子整的真好看!
被挤到屋子里面的季语看着坐在炕头上的季萍娟,身着大红中式婚服,带着红色手套、穿着红色袜子、红色高跟鞋,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是红。
头发盘起,用发胶固定,扮相喜庆,脸上化了新娘装,眉毛修的很细很细,厚厚的粉底遮不住她脸上的兴奋劲儿。
人有些小胖了,不过怀孕还不到三个月,此时还看不出来。
“这衣服可真是不好看啊。”
这是季语的心里话,一边还有小跟班儿王博点点头,小声的在她耳边附和道,“老姨化的妆也不好看。白的和个鬼似的哎呦谁打我!!”
这时几人才发现身后站着的季萍芸,她笑着拍了下儿子的脑袋,“怎么说话呢?新娘子都是要这么打扮的。”
王博摸着自己的头顶,不服气的哼唧了几句,“我长大了娶媳妇儿,指定不让她这么打扮,多磕碜啊。”
一边的李曼被他这憨样给逗笑了,“才几岁就想着娶媳妇儿了?”
“哈哈,这臭小子,整天没个正。”季萍芸笑笑,随后嘱托王博,“一会儿你跟着你小语姐姐回家吃,别乱跑,听小语的话。”
就在这时,门外,一阵骚乱后,鞭炮震耳,是崔良山来迎亲了。
站在门口的季惠英急忙将门关上,就听管事在门口喊,女婿上门,拍门改口。
然后就听几声蚊子般叫声,“妈开门,我是崔良山!”
连叫几次,季惠英都没有吱声,直到崔良山的声音稍微大了点,她这才把门打开。
穿着西装的崔良山,打上领带,依旧带着他的那副金边眼镜,到真有种文化人的感觉。
不得不说,就外表来看,崔良山是真的能拿的出去手,这不他一进来,这些老婆子们都开始嘀咕了。
有的说这小子长得挺好的,白净的,戴着眼镜一看就有问话。
有的说着季家这姑爷比谁谁家的好,看着精神。
第043章接亲上的伴娘
季语听着这些老太太们的八卦,心里叹了口气,她现在就希望这崔良山是真的能对季萍娟好。
即使季萍娟对她不怎么样,但她要是过的不好的话,她家奶奶祸害的还得是季兴海这当大儿子的。
崔良山手里捧着鲜花,接过季惠英递给他的红包。
向关上房门的季萍娟那屋走去,路过季语和陆书昱时,眼睛闪了一下,但很快从他们身边走过,敲门说,“娟子,我来接你了。”
里面的伴娘要开门红包,这一般给个一、二百块红包意思意思就行了,崔良山的伴郎从下面门缝塞了两个红包进去。
季萍娟这人吧,挺隔路(另类)的,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优越感,整天皇上的闺女都不如她牛x,所以她也没几个知心的小姐妹。
今天这伴娘呢,叫张静,是季萍娟从镇上卖服装的时候认识的,怎么说呢?
反正在季语眼里,这把自己化得比新娘子都夸张的人不是啥善茬。
这不,红包塞进去后,张静把着门喊,“不行,不能开门,两个红包就想把我们娟子娶走,门都没有,红包,红包,我们要红包,”
这个年代,在村上的婚礼,还真没多少伴娘拦门要钱的,大多数都意思意思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