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农历初十,又是一场大雪落下。
季家呢,也迎来了他们大棚的第一批蔬菜成熟。
凌晨五点多,季兴海和李曼就到了大棚,这两档大棚里的蔬菜都是家常菜,黄瓜土豆茄子啥的。
因为这几个月的细心栽培,它们长的是出奇的好还快,比别家的蔬菜成熟时间缩短了两月左右。
为此季兴海还撒了个谎,因为这大棚都是在地里。
有大棚的过年也会时不时的过来看看,有时候碰到了,就问问别家的情况。
大家看到季家这第一次种就长的又好又快,自是要问问的,季兴海没办法,就和别人说自家用的是新式的化肥,所以蔬菜长的快。
可是人家一听这个,自是要打听你家用的啥了,他们也想用啊。
当时让季兴海一阵犯难,他是真的不知道为啥会这个样子啊。
最后还是陆柏鸿给了一个名字,说是四九城新出来的,老贵了。
这价格一出,还真是让人们望而却步啊,自家这菜地里种出来的菜,都卖了都不值这一季的化肥钱啊,那长得再好有啥用啊,还不是赔钱?
所以这些种大棚的人,到后来,都用一种看二百五的眼神看季兴海两口子,使得他们俩每次只能装傻充愣。
“这些菜长得还行,我今天拿着去镇上先卖卖看。”
季兴海把菜小心翼翼的收进筐子里,他这是第一次做这些,想想还有点兴奋呢。
李曼见他和个小孩子一样,噗嗤一下笑了,但还是很忍心的打击道,“这大过年的,镇上有啥可以卖的?”
季兴海直起腰版,一副这你就不懂了的表情,很是得意的给媳妇儿解释道,“她二姑夫说没问题,这刚过完年,菜市场还没大上人呢,赶集的也少,正好能卖个新鲜菜。”
李曼点点头,想着反正现在这么多菜自己也吃不完,去镇上要是卖不出去的话,就给小语姥姥和二姑家分了,这到也没啥。
想着县里的房子都装修好了,现在正让二叔时不时的过去通风呢,照这样,等不到升学就能营业了,毕竟多耽误一天,就少一天的钱不是。
所以他们想着先让季兴海过去,等到两个孩子放暑假的时候,李曼再去办手续转校。
不过那么大的店面,就是分租出去
这二亩地,就是长得再快也是供应不上的
“我说咱家的二亩地供货肯定不行,你去他们几家问了吗?到时候别供货不足,店面没货了就不好办了。”
卖这东西都是回头客,还是小区里面,你说人家来你家买东西了,要啥啥没有,那人家以后还咋来。
当然了,他们现在这附近种的就是那几样,品种没那么全。
不过这到没关系,李曼在县城联系了一家外地送菜的,费用是高点,但种类多,最起码在他们家还没有干大的时候,那些种类能都补上。
只是她还是想着能不在那家订货就不订,毕竟外地再运输过来,成本价实在是太贵了,由其这蔬果类的,还放不住,要是卖不出去,那消耗就大了。
“问了,他们都没有下家卖,都是往镇上送,到时候咱家有货,放心吧,咱们不还是得包地吗?到时候肯定能够的。”
李曼想到的,季兴海也想到了,他甚至还想到了包地以后,多研究一下外地那些生长的蔬菜,按照他们家现在这样的土地和水,说不定还真能长出外地才来。
于是在季语不知道的情况下,她这傻爹悄悄地长起了务农科学家的志气整的她以后时不时的找理由往老家跑,累得都快要疯了
季兴海到了镇上后,把两个大箩筐放到了王志店面前面,不一会儿就卖的所剩无几了。
第057章关于跳级升学
这过年后蔬菜少,价格还高,这两箩筐菜竟然卖了小二百块钱,而且卖的还这么快,让一边的王志不由得吸了口凉气,“还真别说,这卖的真不错,大哥,这要是去县里,肯定没问题!”
“嗯,我也觉得是,来回麻烦。”
季兴海笑嘻嘻硬着,他数了数手里的钱,心里打了个小算盘,除去人工和化肥种子啥的,这些菜净赚了一百多,还真是比上班强多了。
不过他自不是小气的人,看着一边跳搭的外甥,他抽出十块钱给了一边的王博,“去,自己买点啥去。”
王志不赞同的说道,“给他钱干啥?过年嫂子给的那过年钱,这小子自己攥着,他妈咋要都要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