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也没有多纠结,反正两人的号房隔着四五米远呢,也碍不着他什么事儿。
等到了中午,发现终于有人陆陆续续交卷了,李嗣赶紧也跟着交卷了。实在是在这号房里坐着不动太难受了,主要还是因为这里又窄又冷的,还压抑。
出了考场之后,因为外面现在还挺冷,而且风还大,所以早就约定好,谁先出来就先回院子不用等。
反正小院离得也近,所以李嗣便径直回去了。结果回去才发现李从文竟然早就回来了,看来这次他考得应该不错。
一问,果然考得不错,李从文心情很好,李大海和李光武听到李从文两人考得不错,心情更好!
第二天考的是墨义,所谓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也是用四书五经中的句子来应答,或者对答某个句子的含义,或要求对答下一句等。
简而言之,就是针对四书五经中的内容更加深刻的了解,对记忆的考核更加明显。
李嗣照样顺利完成,且再次提前交卷,不过依然没有做出头鸟,倒是另李嗣奇怪的是,这次竟然看见郭毕翔早早的交卷了。
第三天是帖经和墨义一起考,但是出的题却是范围更广,难度自然更深了。这倒也难不到李嗣,不过这次再也没有谁提前交卷了,都是等到最后一刻才交上去,李嗣自然也没有去做那个特殊的人。
第四天则是连覆,考经义以及诗赋,最另李嗣头疼的便是诗赋,简单点的还好,但是要做出那种惊艳的诗赋他是做不到的。毕竟他在现代根本就没有学怎么做诗,而在这里进学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好在题目挺简单的,他也不奢望作得多好,起码要写得押韵。当然了,想要优秀那是没有可能了,自己诗赋的水平在那里摆着呢,就一般般。
其实现代那么多诗,随便来一首都很不错,但是李嗣不想干抄袭的事。虽然这样容易出名,但是李嗣不想自己一辈子不安心,不是自己的终究不会是自己的。只有学到手了,那才是自己的。
☆、第25章 县试
“奶,我觉得您还是不要太着急给大姐找夫婿,就算要找您也得等我这次考秀才,这样秀才的姐姐多好听,这样说的亲事还能更好呢!”这时代的读书人地位高,所以李嗣这么说一点也没毛病。
老顾氏听了直点头:“对对对,还是奶的乖孙子想得远,你这么一说,好像那小伙子是不太合适。大丫那么勤快,长得也不错,等你考中秀才之后,到时候奶给她找个镇上。”
“嗯,奶您知道就好,好了奶,就这样说定了哈!可别给大姐就这样定下。”
“行,奶知道了。”
“那我继续去看书了哦!”
“好好好,去吧!”
老顾氏目送着李嗣离开厨房,笑眯眯地重新去看她的锅去了,她一点也没有想过李嗣会考不秀才。只能说,在老顾氏心目中,自家的孙子是最好的,怎么可能会考不中秀才呢?
回到房间的李嗣在大丫期待的目光下微笑地点了点头,乐得大丫直咧嘴,特别像村子里傻丫。
第二天,除了还在坐月子的二婶,所有人都在门口送李嗣。本来李大山和老顾氏的意思是,让老大陪着李嗣去考试的,不过被李嗣给拒绝了。
毕竟他是去考试的,而他爹啥也不懂,去了也没有用。老顾氏所说的去照顾他就更不必了,他是和李从文一起去考试,到时候自然有下人去帮忙。
而他爹要是跟着,他还得分心照看他呢!还是算了吧,他自己一个人就行了,所以李嗣直接给拒绝了。
因为李嗣没有提前和李家说他什么时候回桃花县,所以他们并没有提前派马车过来接他,李嗣是坐着村里的牛车走的。
在颠簸的牛车上,李嗣回头望着一家人那不舍以及期盼的眼神,心中一暖。前世他是个孤儿,没想到今生会有这么多关心他的亲人,这就是家吧!
李大海拎着个鸟笼子从外面回来,老远就看见李嗣从牛车上下来,连忙快步走上前。
“四娃,四娃……”
“叔爷爷,您这是去遛弯了?”
“对呀!哎呀不是叔爷爷说你,你看你要回来也不提前稍个信儿,让家里的马车去接你,那牛车坐的多不舒服。”李大海下意识地想要拍李嗣的背,后来又想到李嗣才9岁,别拍坏了,影响考试就不好了,只好悻悻地放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