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之人生赢家_作者:小二娃(134)

  凭什么她们就要待着在苦寒之地,死守着牛羊靠天吃饭。

  而中原那些个软唧唧的女人就能独占好处?

  既然有人想合作,那自己真的好好满足她的愿望才是。

  谁曾想被围了城的满城守将却慌都不慌,

  异族一直以为他们这是摆空城计呢,还在那等着对方粮尽兵绝,谁知道就被人趁着机会从后方掏了老巢。

  来捡便宜的人瞬间掉了个个,被两头夹击打了个丢盔弃甲,连主帅都差点没跑出来。

  这可不是大明的士兵忽然厉害了。

  而是谁让异族们的长处就是骑兵马战,可她们自己放弃了主场,跑来攻城。

  不被以逸待劳,兵肥马壮的边城守兵干掉才怪呢。

  等被俘虏了大批的士兵,异族们这才发现,人家哪有断粮?每天吃的比谁都好。

  看来她们是被狡猾的中原人骗了,哪有什么皇族内讧,分明就是联合设套,就是想把她们一网打尽。

  可事到如今,就算明白了也没有用,这么一场仗打的草原诸部落元气大伤,起码有二十年都缓不过气来,还得防着被大明清剿。

  得了如此大的胜利,军报传回朝里后举国大惊。

  这么大的军事行动,消息却一点没传出来。

  不少人都对皇帝五体投地,有了这功绩,便是在史书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且没了外患,内忧就能慢慢解决了。

  今年收成不好,各地大灾,总不至于年年都这样!

  皇帝虽然也兴奋这次的大捷,可心里却越发担忧,恐怕不会如大家所料,这大灾恐怕还真要持续些时间呢。

  而且背后那人比泥鳅都滑,这次押运粮草,一方面是为了掩人耳目,让凌夏不至于太显眼。

  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掉大鱼了。

  可那人比泥鳅都滑,她顺着兵部那人挖出不少人来。

  可到最后还是走漏了消息,被她给跑了,到底也没查出是哪位这么神通广大,布出这种投敌卖国的毒计来。

  这要是稍微有哪点不好,不但自己这个皇帝得换人做,恐怕这中原的汉人都得沦为猪狗,任人宰割。

  连这点都看不明白的蠢货,就敢与虎谋皮。

  偏偏凌云还不敢放松,这种不计后果,自作聪明的人最是能闯下弥天大祸了。

  而且万一真的如凌夏所说,以后数年大明都多灾多难,那粮食还真全得靠凌夏。

  她原来是没有什么野心,可这次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以后又扼住了大明的命脉,难免会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来。

  看来是时候该试探试探了。

  而且那顾氏也绝对不能一直在那边带着。

  还是先带过来过来才好,不然一匹没有笼头的马,可不好驾驭啊!

  凌夏吃好睡饱后才又回了大明,皇帝自然再三试探,还说当初定好的一月后大婚,眼见着时间就要到了,应该早做安排。

  所以顾氏也该回来学学规矩了。

  凌夏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急需要大明古董发家的书呆子了。

  所以自然听明白了皇帝的潜意思。

  她这分明就是在跟自己要人质呢!

  可她才不惯她这个毛病,当初她就说过,有事说事,别拿着顾泽跟天恩做文章。

  何况现在也不是她求着皇帝的时候了。

  她要再敢过河拆桥,就别怪自己翻脸:那些粮食她能带过来,就能不声不响的收回去。

  凌夏可没什么忠君爱国的想法,要逼急了她就敢扯旗子造反,反正这么个年景,没吃的百姓不反才怪。

  现在自己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只要吆喝一声,不愁没人跟随。

  再有现代先进的武器撑着,没多久她就能把大明拿下了。

  可这么一来,原本不用受苦的百姓就得无辜牺牲一批,凌夏可没天真到以为还没逼到绝路的百姓会跟着她造反。

  而且她的重心在种花,她也没什么做皇帝的瘾。

  实在没必要因为一时之气不拿别人的命当命。

  而彻底放弃这里惊讶又不甘心。

  皇帝还欠着她大笔钱呢,这里再怎么说也是顾泽的故乡,不到万不得已她还真不想撕破脸皮。

  因此压着满腔的怒气跟皇帝说:

  “陛下不必试探臣,我早就说过,我只是想发财,对于其他没有任何兴趣。

  不然以这次的情况,我没有必要冒险帮您。

  只要坐等你们两败俱伤,等个几年,待情况最坏的时候,再出面拿着大批粮食出来招揽人心,何不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