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吧!触须小哥哥_作者:自带小板凳(300)

  阿意此时也不再盯着孟绍了,他带着摄影球冲到甲板上,和所有人一起,死死盯着水面。

  终于,“哗啦啦”一阵水响,黝黑坚固的捕蟹笼破开水面,被起重机吊到了半空……

  “哇!!!”

  “噢!!!”

  “老天啊,全是螃蟹,哈哈哈!!!”

  甲板上,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大家蹦着跳着,不少人竟同时跳起了一种奇怪的舞蹈。

  十六岁少年裘牛儿笑得露出了洁白的大牙,冲着阿意身侧的镜头喊道:“这是吉格舞,是祈求和庆祝螃蟹丰收时跳的,来啊,一起跳啊~~~”

  阿意嘿嘿笑着,不断拍着正在徐徐靠近甲板的捕蟹笼,又把甲板上欢呼的人们一一拍了一遍。

  镜头中,平时寡言少语的谢尔姑娘,眼中绽放着兴奋的光芒,抱着排骨妹宋宝,像两条小鱼一样,摇头摆尾。

  关键时刻,老船员晏然和侯华铠果然靠谱。他们高兴了片刻后,就快速返回舱室,为接下来的工作,准备好工具。

  分拣台要赶紧推出来,固定蟹笼的钩钉要放到位,传送带铺好,水管带接上……

  在他们的影响下,所有人都恢复了理智,急忙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第一个捕蟹笼终于被放到了甲板上,它被悬在分拣台上方后,卡卡就麻利地解开了笼门上的绳子。

  “哗啦啦”黑色的螃蟹雨骤然而降,可还是有不少顽固的金点蟹,挂在笼壁,不肯松爪。

  此时,水管带被拉了过来,打开龙头,一股水柱冲了出来。

  顽固分子们,很快就被水柱冲得松了爪,跌落在分拣台上。

  倒空了螃蟹的大铁笼,被起重机吊着,缓缓落到了钩钉滑板上。

  下降,后滑,卡住!

  三百公斤的捕蟹笼被牢牢地停在了甲板上。

  第134章 大蟹特大蟹

  郝风和裘牛儿从两侧推着捕蟹笼, 借着滑板的便利, 将其送到甲板上专门停放捕蟹笼的区域。

  经验最丰富的晏然和侯华铠被委以重任,专门负责摆放安置捕蟹笼。

  这是个最危险也最困难的活, 在晃动的甲板上,捕蟹笼要被堆叠着摆放起来。

  随着笼子的增加, 晏然和侯华铠会经常站在五米多高的蟹笼堆上,挨个用绳子将他们绑紧。以免遇到大风浪时,笼子被打下船去。

  几乎每年,都有船员在堆叠笼子时落海。

  寒冷海域里, 哪怕是水性极佳的船员,可能也等不到援救就因为失温而死。

  所以,不是老手都不敢干这个活,因为即便是老手,也很可能失手。

  不过, 晏然和侯华铠接下这个活后,就成了合约中的主力船员,在最后分钱时,将比普通船员多出50%的收益。

  现在吊上船的笼子还少, 他们俩还有闲情去观看分拣台那边的情况。

  在分拣台最左边的堆放区, 香故卿负责给两侧的船员分发螃蟹, 同时完成计数工作。

  在台子两侧,是卡卡和朱励,他们要将螃蟹中,背壳宽度小于十二厘米的幼蟹挑选出来, 放回海中。另外,还要将背壳宽度大于二十厘米的大螃蟹挑选出来,单独存放。

  在阿斯星收购点的价格表中,背壳宽度二十厘米以下的金点蟹,每斤30星币。而二十厘米到二十五厘米的,则每斤70星币。二十五厘米以上的,每斤至少200星币。

  此时,就连船长孟绍都不能闲着。他要在二十厘米的大螃蟹堆里,将背壳宽度超过二十五厘米的特大螃蟹挑出来,放到给他们单独开出来的特殊舱室中。

  第一笼螃蟹,就在所有人的瞩目中,被一一分拣完毕。

  香故卿开始报数:“一号笼,总共八十五个,幼蟹三个,破损一个。”

  孟绍站起来,掏出小本子记了下来,顺便把自己的结果也报了出来:“大蟹四十五个,特大十五个。”

  这个结果一出,众人都高兴地大叫起来。

  八十五个螃蟹中,大蟹和特大蟹就有六十个,说明这一波螃蟹中,超过二十厘米的大螃蟹占了多数。换句话说,这样的螃蟹,一斤就能抵普通螃蟹两斤多。这简直是太棒了!

  孟绍笑着擦擦手,说道:“行了,卡卡你过来,大蟹多,我一个人分拣慢了。朱励负责清幼蟹,剩下的工作我们俩一起来。”

  第一笼开了个好头,大家满心火热地继续捞第二笼。

  最开始几笼因为不熟练的关系,耗费时间稍微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