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还早,今天又是周末,估计很多人都在睡懒觉。不管是朋友圈还是微博上都是昨天的消息,倒是有一个人在早上七点的时候发了一条消息,尽管时间还早,点赞数和评论数也上了万。
@知亦:来S市六年半,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雪,大概是今年运气突然好了,让我又遇到了多年未见的人。【图片】评论都在问他见到了谁,也有人根据图片判断出他的大概位置,倒是好不热闹。知愠点了赞,也发了个微博。
@知愠:瑞雪兆丰年,明年肯定是个丰收年。【图片】知愠发的是刚才在阳台上拍的宿舍外面T大上空飞扬的大雪。
很快,就有人给她点赞了,还附了个评论:知亦:心想事成。
然后,就接到了他的电话。
“已经起了?”
“嗯,起了。”知愠看向室友,发现她躺在床上已经睡着了,披了件外套去阳台接电话,“早上宿舍楼有同学大叫下雪了,就醒了。”
“吃早饭了吗?”顾子亦也站在阳台上,随意拨弄着面前的那盆吊兰。
“吃过了,你呢?”
顾子亦嗯了一声,表示也吃过了,“今天比较冷,一会儿出门的时候多穿点。我开车来接你吃午饭,吃过饭再回宿舍取行李,可以吗?”
知愠知道他总会安排得妥当,自然同意,“好。”
“对了,你知道一号在B市有一场国风音乐会吗?”
知愠最近不是在宫商学习配音知识,就是翻阅论文所需的文献,还真没关注别的东西,“不知道,是安排你也去吗?去做配音?”
“不是,我不去表演,只是有朋友听说我要去B市,问我去不去看。你想去吗?如果想去的话,我带你去。是室内的演播厅,因为人数限制,一票难求。”
知愠笑了笑,“所以跟着你可以走后门?”
顾子亦低声轻笑,“这样的后门可是难得一次。”
知愠基本没看过音乐会演唱会,倒是读大学的时候因为室友陆简兮社团活动,一个宿舍跟着她去电视台音乐节目录制当过观众。她很喜欢很多旋律优美、词作精致的古风歌曲,但是去听国风音乐会,之前还从没想过。
“好啊,我还挺喜欢听古风音乐的,有一位叫弥飒的歌手你知道吗?我觉得他的声音挺好听的,唱的歌也都挺好的。”
顾子亦怎么会不知道弥飒,“当然知道,之前有过合作。”
知愠经他提醒,想起来弥飒所在的团队做过剧情歌,那首歌的念白就有知亦,“我差点忘了,他有首剧情歌是你的念白。”
雪已经下得很小了,有呼呼的冷风吹过,知愠拽了一下袖子,把自己露在外面的手指包住,而宿舍楼也渐渐热闹起来。
顾子亦听见电话里面传来的不大不小的嘈杂声,问她:“你没在屋里?”
“嗯,室友又睡着了,怕打扰她,在阳台呢。”
顾子亦一阵心疼,聊了这么久,她就在阳台吹了这么久的冷风,本来就怕冷,却这么不爱惜自己,又懊悔自己没有早点发现,沉声道:“好了,外面很冷。你快回屋里去,用温水暖一下手,然后抹点护手霜,小心冻伤了,我一会儿出门的时候再给你打电话。”
知愠说了声好,两人挂了电话。知愠对着露在外面冻红的手指哈了口热气,把手机放进衣兜,搓着双手进屋。白陆为霜还在睡着,知愠按顾子亦的叮嘱去卫生间放了点温水暖手,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又找了室友放在洗漱台上的护手霜抹上才回到桌边坐着看书。
中午,顾子亦带知愠去了一家地段较偏但装修很舒适的汤煲小店,有点像私房菜类似的餐馆。知愠倒是难得地喜欢这家叫“一盅汤”的小店。
服务员领着两人进了相对独立的隔间,这个隔间并不封闭,但又相较于大厅显得更为隐私一些,门不是关着的,而是由珠帘遮挡,两面实墙,两面由镂空雕花木窗装饰,窗下还设立不规则的架子,放着大小不一的盆栽或者摆件。
“我之前已经点好菜了,但是说了到了才开始做,所以,你看看要不要修改或者添加。”顾子亦将服务员递给他的点菜平板放到知愠面前。
知愠翻看他点的几个菜,基本都是她常吃喜欢吃的,只有一盅黄芪乌鸡汤比较特别。
顾子亦笑道:“一到冬天你就畏寒,我听说这道乌鸡汤里面加了黄芪,能补脾活血,专门针对手脚冰凉的客人准备的,所以就点了,一会儿你多喝点。或者,以后我经常带你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