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华年_作者:梨花落落(145)

2018-11-10 梨花落落

  叶蓁蓁便温婉地笑着,向青黛说道:“有劳姐姐,这一位便是头前来的灼华郡主,极是仰慕大公主的风姿,特意与蓁蓁前来问安。”

  前世里只认做叶蓁蓁性子单纯,两人意趣相投。今时今日,陶灼华却有些觉得自己瞧不透叶蓁蓁的真实面目。

  眼前的女孩子分明极会钻营,懂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便是至善公主面前的一位宫婢,她都惯会取其所好,又怎会明知谢贵妃视自己做眼中钉,却不管不顾与自己交好?

  前情未曾参透,今世又添迷离。陶灼华深深吸了口气,纤长的睫毛轻垂如扇,遮住讳莫如深的双眼,随在青黛与叶蓁蓁的身后往里走去。

  暖阁里间的软榻上铺着秋香绿的半新坐褥,一位身着宫蓝对襟长袖宫裙的女子盘膝而坐,她头上梳着妇人髻,薄施粉黛的一张脸华美清贵,宛如画中人一般。

  叶蓁蓁一见,慌忙上前行礼,唤了声公主千岁千千岁,又将陶灼华向她引见。

  至善公主微微欠身,冲两人露出友好的笑容。她吩咐青黛下去斟茶,又随手自炕桌上的果碟里抓了把松仁,给两人分了一半。

  握着那半把松仁,陶灼华到有些受宠若惊。前世里这个时候,她与这位至善公主素未谋面。至善公主自矜身份,晓得自己是唯一的正宫嫡女血脉,与何子岑这一辈的兄弟姊妹并不亲厚。

  也是因此,前世里与陶灼华两人之间也只有寥寥几面,那还是在何子岑即位之后,在每年正月里皇室举行祭祀大典的时候。

  那时节至善公主一身朝服,头上的七翟冠垂落九股珠帘,眼神比现在凛冽得多。每每望向陶灼华,那如芒在背的感觉十分难受,每每令陶灼华避之不迭。

  如今的至善公主到似是邻家的大姐姐,脸上端着和煦的笑容,关切地望着下头两个拘谨的小姑娘,故意寻找着话题。她将一碟子蜂蜜腌渍的冬瓜条推到她们面前:“蓁蓁,你们尝尝这个,甜却不腻,吃起来十分爽口。”

  ☆、第一百一十一章 桎梏

  叶蓁蓁羞怯怯地应着,却不忘给陶灼华也拈了两根,是一幅乖巧至极的模样。

  对这位昌盛大将军的遗孤,至善心里一直有几分同情,她关切地问道:“在长春宫里住得可好?如今能习惯了么?”

  叶蓁蓁巧笑嫣然,起身答道:“多谢公主挂怀,贵妃娘娘对臣女十分照拂。蓁蓁无有兄弟姐妹,如今长春宫便算做臣女的家了。”

  虽是一片感激之言,陶灼华却咀嚼出一丝苦涩的味道,她悄然抬眸,见至善公主眼里闪过一丝恻隐,然后又变得隐晦莫明。

  至善柔和地笑着,将手将腕上一对透雕唐草花纹的金绞蜜镯子抹下,递给叶蓁蓁与陶灼华一人一个,揽着叶蓁蓁的肩膀道:“凡事想开写,我敬重你父亲这般顶天立地的英雄,可不想瞧着他的女儿自怨自艾。”

  叶蓁蓁被至善公主窥破心思,不觉面上一红,低声应了个“是”,又叙了几句闲话,便立起身来告罪:“公主且宽坐,蓁蓁今日奉贵妃娘娘之命,协助她打点宫宴。我去前头看看,待一切齐备再来请公主移步。”

  至善公主微微点头,叶蓁蓁便退了出去。偌大的暖阁里只余了至善公主与陶灼华两个,便显得更加空旷。

  陶灼华晓得至善公主并不待见后宫诸妃,大约今日是碍着仁寿皇帝的面子,勉强回来参加这次宫宴,如今对着自己这个敌国之女,必定也有说不出的厌恶。

  前世里交集不多,况且两人之间差着几岁,原不指望今生能成为好友。陶灼华便也施施然立起身子,乖巧地行礼道:“只怕扰了公主清静,灼华这便告退。”

  “你坐在花厅里,只不过徒增尴尬,还不如陪着本宫叙几句闲话”,至善闲闲摆弄着无名指上一枚帝王绿翡翠的戒子,让人瞧不透心思。

  陶灼华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便又尴尴尬尬地坐下。恍然四顾间,却见连一直在至善身边服侍的青黛都人影不见,后知后觉地晓得这位公主大约有什么话要同自己说,才命叶蓁蓁牵线搭桥。

  果不其然,至善沉默了良久,才徐徐开口道:“陶灼华,你故国青州府里的景致大约比不得皇城风光秀美,因此你才投奔了你父亲去吧?李代桃僵之计,他们许了你什么好处?”

  伴随着陶灼华的重生,今生总有些地方稍稍偏离了前世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