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湛眼里,有自己的影子。
百里湛身上,有柑橘的味道。
百里湛总会不经意地出现在自己跟前,虽然常常假装是匆匆而过的模样。
因为是恶灵,要受常人所不得受之苦,唯有驱灵师的魂魄方能缓解一二痛楚,却次次都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使用。
原以为百里湛这样做,是因为性格的缘故。
如今细细想来,未尝不可知,也是为了自己的缘故。
“他的……尸骨在何处?”
“随我来。”
百里齐带着狄扉来到了竹林深处,竹林深处有一小屋,百里齐打开小屋的门,屋内摆放了书案与藤椅,案上放有一素色陶瓶,与竹屋浑然一体。
百里齐告诉狄扉:
“陶瓶里头装的,就是百里湛的尸骨。”
第17章 驱灵师(五)
“你最后报仇了吗?”
为了掩饰自己的好奇,何慈拿了一株药材放在鼻子下面嗅了嗅,终究还是抵不过好奇心向狄扉问道。
“不曾。”
狄扉摇了摇头,放下了手中的石舂,抬首看着那只素色的陶瓶说道:
“百里齐在,他会阻止我去杀他的母亲,更何况那时,我毫无任何准备,即便凭着一腔冲动杀进了宫里,只恐怕甚至还未见到那个女人,便已倒在长长甬道之中。”
“你今后可有打算?百里湛不是希望你好好地活着,长长久久地活着吗?”
“若你是我,你可能长长久久地好好活着?”
听了何慈的话,狄扉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向何慈反问道。
面对着狄扉的这一提问,何慈楞了一下,转而她点了点头道:
“我能。”
死很容易,生却很难。
相比较于报仇赴死,长长久久地活着,能够有更多的光阴去思念那个想要思念的人,虽然过程会很困难,可是等到百年之后,弥留之际再度回首,亦会觉得很幸福。
带着对那个人的思念,走过百花盛开。
带着对那个人的思念,看过百川深海。
带着对那个人的思念,历经人世红尘。
亦是美好的回忆。
“我不能。”
可是狄扉却淡淡地吐露出这三个字。
从小狄扉就只是看着百里湛长大,眼睛里面,除了这个男子,还是只有这个男子。她所有的情爱起源,都是为了这个男人。即便知道自己做的是迫害同族天理不容的事情,她也愿意一边承受着心理上的巨大痛楚一边甘之如饴。
对于狄扉而言,哪怕百里湛不喜欢她,羞辱于她,将她抛弃,将她忘却,她依旧希望百里湛能够活着,有尊严地活着,能够平平安安地站在高位享受着荣华富贵。
她的爱那样卑微。
她的爱那样纯粹。
所以百里湛死了,她做不到好好活着。
所有伤害过百里湛的人,她要将这笔债一一讨回,否则,她寝食难安。
何慈与阿鬼在狄扉的茅草屋住了一月左右,在阿鬼的伤势好得七七八八的时候,狄扉不辞而别,离开了。
何慈知道,她一定是选择回京都,去刺杀如今的太后娘娘,百里齐的生母。
“你若是担心她,不如我们也去京都吧,再不济,至少还能够替她收尸。”
阿鬼抬头望了望天边的阴云密布,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的预兆。
听着阿鬼的话,何慈沉默了片刻,却是很快点头应下:
“我去收拾行李,下雨之前,我们要赶快租到一辆马车。”
听过了狄扉讲自己与百里湛的故事,何慈虽然并不认同狄扉的爱情观念,但是却又不免为她卑微地爱着一个人而心疼。
那种不计回报的付出,又有几个人能够坦然做到?
可自己显然并没有办法劝服狄扉不去报仇,那么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让狄扉能够死得尊严一些。
由于不认路,何慈与阿鬼去京都的路上,绕了许多的冤枉路,虽然一路上快马加鞭,等到了京都,已经是十日之后。
不知道狄扉是否已经进宫行刺,二人便暂且在客栈里歇脚,并且去酒楼茶肆打听近几日新出的一些消息。
去过酒楼之后,二人又在茶肆坐了半天的时间,耳畔充斥着唱戏人咿咿呀呀的声音,听到的一些八卦小道消息,也不过是谁家新娶了媳妇,谁家败家子又糟蹋了哪家姑娘,没有听到任何与宫廷相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