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还活着?还好生站在这里?
“百里湛!”
太后的面色已然十分不好,幸有身旁的宫婢扶着才不至于失态,而一旁的狄扉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一把摘掉头上的喜帕,提起厚重的裙裾在众目睽睽之下跑到了百里湛的跟前:
“你还活着?”
百里齐今日要娶的新娘,却是含情脉脉地跑到了百里湛的身前,看来今日果真是一场好戏。
“你可安好?”
百里湛点了点头,狄扉却是大哭了起来,狄扉一向是个很克制的女子,从不曾在人前这般失态过,此刻却是止也止不住眼泪,在百里湛跟前哭成了一个泪人。
且是泣不成声。
这厢是久别重逢的感人场景,这厢却是乌云密布的末世风暴。
太后大声呵斥侍卫,立即将百里湛给抓起来,却听百里齐道:
“且慢,这滴血验亲还未开始,母后怎就这般心急?”
一个是太后,一个是皇帝,两人亲生母子吵架,今日吵明日便好,若是哪个不长眼的真就闷着头一股脑地按照其中一人的话去做,难保日后不被另一个秋后算账。故而众侍卫皆是踟蹰不前,不知究竟该如何才能够两边都不得罪。
众人心想,与前途相比较,至少得先保下命吧。
于是没有人去抓百里湛了。
至少目前是如此,百里齐便命人将滴血验亲的东西一一摆上,拿起其中一把匕首,眼都不眨地割破了自己的手指头,用力一挤,便有血珠从指尖低落,很快融入了碗中的清水。
有宫婢递上了绢帕,百里齐放下匕首将绢帕按在伤口上道:
“轮到皇兄了。”
百里湛并未作答,只是应声而上,拿起另一把匕首,一如百里齐方才那般,将自己的血滴入了碗中。
众人不自觉地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紧紧盯住二人跟前的碗,只见两滴血在清水中上下沉浮,随即逐渐交融,没过片刻的时间,两滴血便是完全交融在了一起。
“融了!两滴血融了!”
有人不禁喊出,却听其中一大臣冷哼道:
“不知哪里听来的旁门左道,做不得数!”
百里齐闻之,并不气恼,而是一笑说道:
“看来顾大人并不相信我这滴血验亲的法子,那倒不如也请顾大人滴一滴血进来,倘若顾大人的血也能够与我二人的血融在一起,那这滴血验亲的说法自然就不能信人,可倘若顾大人的血不能同我二人的血融在一起,却不知顾大人是否就该噤言承认了这个法子是有效的?”
第20章 驱灵师(八)
“不必了。”
顾大人被百里齐逼得面色通红,憋了半天憋不出半句话来,面色十分得不好看,正当众目睽睽视之的时候,坐于上位的太后娘娘却是突然出声替这顾大人解了围:
“百里湛生为死胎鬼子,得食人魂魄而生,其实却为恶灵,其血早已非寻常人之血,纵然滴血验亲,百里湛与吾儿的血融在一起,又能说明什么?说明他是先帝亲生子还是说明百里湛是个正常的人?”
“恶灵?”
太后一席话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坐下百官议论纷纷,更有多人或直接或暗中打量着百里湛,仔细一瞧,倒是果真觉得百里湛身上气息,似与寻常人大为不同,隐隐泛出森森死气。
却不知真是看出来了,还是纯粹的人云亦云没主见。
场面一度有些许混乱,百里湛却是负手而立,不着痕迹地将狄扉揽至自己身后,面对着百里齐向自己投射来的隐隐担忧神色,只风轻云淡地对着他微微颔首,转而朗声对着众人说道:
“何为人?何为鬼?”
此话抛出,众人面露难色,亦是不知百里湛话中真意为何,只见百里湛在众目睽睽之下,稳步走入人群之中,道:
“人死为鬼,恶为鬼,善亦为鬼,善恶之分不过一念之差,人常惧鬼,却不知鬼亦由人而来。鬼善从不害人,而人恶,却是为祸十里百方,乃至百年后人,亦深受其害。是故鬼不必惧,恶人才应当惧之!”
百里湛突然转过身,伸手指向身居高位的太后娘娘,太后不禁一凌,只见百里湛嘴角擒笑,幽幽说道:
“我母当年正值盛年,从未有体弱多病之说,却在怀我之际,陡然消瘦,病重至卧床不起,使我未得足月而生,母便香消玉殒,若非父皇怜我,将我强留人间,我亦已为阴间一鬼。当年凶手,如今却是春风得意,如此心肠歹毒之人,怎可为一国母?一国主?怎能爱民如子,怎能福泽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