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忧愁地看了周易一眼,那显眼的白色绷带就跃进了他视野。
唉,不止回府晚了,他家少爷还受了伤。
这个月的零食要完。
周易拍了拍元宝的脑袋,“没事的,就说不小心撞了一下,爹娘他们心疼我还来不及呢!”
元宝还是苦着脸,秋后算账才是最可怕的呀!
周易把头撇向一旁,没让元宝看到他脸上的笑,“这个月的蜜饯我包了。”
元宝脸上的忧愁顿时飞了,一脸感动地看着周易,“还是少爷心疼元宝。”
目光撇到一旁的桃花,元宝没忍住,甩了她一个得意的眼神。
“好了,元宝,再不走就真晚了。”周易见状无奈地开口。
“嗳,知道了,元宝一定把马车赶得又快又稳。”
桃花看着这一幕,抿唇轻笑,盈盈美眸中闪着光彩。
有这样一个心善的少爷,她以后的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周易回到周府时,府门的大红灯笼已经点了起来。守门的老罗头裹了衣裳,正在门口巴望着。
元宝从马车上跳下来,牵着马往府里走,“罗叔,夫人又着急了?”
“可不是,谁不知道咱家夫人疼少爷,正在厅里等着少爷回府吃饭呢!”老罗头一边挂着门栓,一边回答元宝的问题。
桃花跟着周易下了马车,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看向四周时目光中闪过惊奇。她是农家女,又被拘在家中,还从来没见过这么精细雅致的宅院。
然后她便听到周易吩咐道,“元宝,你先带桃花找个院子安置下来。”
元宝将缰绳递给老罗头,从车厢中取出了桃花的包裹,“少爷,那元宝先去了。”
周易轻点头,转身走向膳厅。
走过曲折的廊桥,再绕过林立的峰石,膳厅便出现在了眼前。
青色衣衫的丫鬟提着灯笼站在膳厅门口,看见周易的身影便脚步飞快地进了膳厅。等周易走到膳厅门口时,周母已经得了信起身向门口走去。
“易儿,怎么伤着了?”周母看到周易额头上的绷带,心疼的不得了,连忙转头吩咐自己的丫鬟道,“杜鹃,快去把高大夫请来。”
周易心底泛起暖意,笑着安慰道,“娘亲,不碍事的,只是不小心磕碰了下。”
“都多大的人了,还能磕着碰着,就不知道让爹娘省点心。”周母嘴上抱怨,脸上流露出的却都是心疼。
周父稳稳地坐在那里,但眼神早就飘到了周易身上。见周易看他,板着脸问道,“怎么回事,又去哪胡混了,不是要你每日早些回府吗?”
周父刚摆起架子呢,就被周母瞪了一眼,“虎着个脸给谁看呢!”
“你,唉,慈母多败儿啊!”周父一脸的沉痛,然后问道,“你个混小子,是不是又跟别人打架了!”
不等周易辩解,周父就恨铁不成钢地道,“你说你,文不成,武不就,连打架都能挂彩回来!真是把我们老周家的脸都给丢没了。”没一点他年轻时候的风采。
周易觉得周父这话没毛病。
☆、风流少年(三)
原先的周家少爷只顾着风流,荒废了学业,学的丁点武艺也只是皮毛,却时常因为美色和他人起冲突,难怪周父会先入为主。
实在是前科太多,让人难以相信。
周父刚撑了下一家之主的架子,就被周母数落了一顿,“哪有你这么说儿子的,没见易儿他伤着了吗?”
周父顿时偃旗息鼓,连忙温声安抚周母,“夫人莫气,为夫这不是教育下易儿吗?”
“都这么大的人了,该懂事了。”周父忍不住叹了口气。
早年间周父常在海上跑商,因此忽视了对儿子的教养。周母只有周易这么一个儿子,自然是千娇百宠,恨不得把人捧上天。
等周父赚够了家业,在沪江城安顿下来,周易就已经成了这副不求上进,只爱风流的模样。但是有周母护着,周父也只能无可奈何。
见周易沉默地站在一旁,周父没好气地问道,“今天怎么变成锯嘴的葫芦了?”竟然没有反驳?
周易不想回答,开口将话题岔开,“爹,快吃饭吧,娘估计都等饿了。”
周父心想,还不都是因为你这个混小子。
“牡丹,你快去后厨说一声。”周母心疼儿子,立刻吩咐了人,然后满眼慈爱地看着周易,“易儿,你也饿了吧,快坐下,你看看,这脸都白成什么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