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干吧,以后这里就靠你了,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嗯,我这次又欠你一个人情。”
“扯淡,你欠老子的多了。辞职的时候,你手续都没完全办完就撤了,要不是我让人事把后续的事情给你补上,你上个月工资就别想要了。”
“还有这事?我以为只要辞职表交了,工作交接了就没事了。”
“唉,也是公司制度比较繁琐。行了,这个港币你拿着,以后在上海混不下去了,拿着它来西安找我,我一定给你找份合适的工作,我走了。”
“李总,再见,你走好。”李总回头微笑了下,向我竖起了中指。
接下来的日子,项目组陷入了一个怪圈。客户不但需求变化快,而且发过来的文档全部都是英文的,这让我们几个很为难。于是,李总就亲自上阵,帮我们把文档翻译过来,再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我。需求变化快也就算了,但作为项目经理的李总,他可能都没彻底弄明白客户的意思,以至于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总是缺一块少一块的,每次,拿给客户看,客户都觉得不满意。为此,我始终找不到原因出在哪里。后来,我自己思考了一个下午,大概琢磨出了客户想要的方案,果然,我按照这个方案修改了程序,当天晚上,李总就打来电话,说这个版本可以。但是,为了做好这个版本,我们三个人付出了太多,每天都加班到九点,我不忍心,就让他俩先回了,可我自己却要加班到十点多,再乘坐最后一趟地铁回去。我总是希望可以再招募一个人进来,帮我分担压力。可是,蒋总并不打算这样,她总是表面上答应,实际上没有一点动作。我开始对蒋总、李总都有了一些意见。第一个版本交付后,我们三人轻松了几天,但随之而来的任务,又一次变得繁重。
因为客户要做一个很大的报表,来综合展示物料的使用情况。每张报表需要展示的字段就要一百多个,还需要支持在这个庞大的报表上面输入、保存。理论上,这些是可以实现的,但需要的开发时间比较多,就算实现了,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提高性能。为此,我把这块重点需求交给了星星来做。因为,星星之前搞过Ext,比较熟悉,事实证明了我的决定是对的,星星不但完成了这项任务,还把导出Excel的功能也顺带做了。可是,还有一个非常郁闷的问题仍然存在,那就是报表的性能太差。在页面上编辑一次,要延迟几秒,才能保存成功,这种情况,连我都不能接受,更不要说客户了。为此,我又让星星继续努力一下,争取早日突破这个性能瓶颈。
而我的工作,主要围绕着客户需要展现的多级数据上来,也就是抽取数据。我需要把三张客户原始表的数据综合在一张Ext绘制的前端列表上,彼此间还有连接关系。前期,因为跟李总沟通的问题,吃了大亏,害得我在这块浪费了不少时间。幸好我悟性高,自己弄明白了客户的意图,才让第一个版本成功交付。我好不容易把这项内容完成,没想到的是,客户需要的查询太复杂了,我们之前把三张表的数据再保存到一张表里的做法太牵强,导致四处都暴露出问题,堵都堵不住。然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所谓的一个月之内完成。也许,星星和梅婷他们不了解,但我心里非常清楚,他们这些人做项目就是这样,明明客户给了三个月时间,他们非要逼你在一个月内完成。这种情况,如果开发人员的技术不错,对这种类型的项目比较熟悉的话,是可以通过加班来完成的。但是,如果遇见这样的项目,那可就是彻底完了。本来,我们的工作任务都是超负荷的,还要我们接二连三地加班,试想,这样的状态下,做出来的程序能用吗?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错了。但我为了感谢李总,仍然坚持着,希望这个项目可以善始善终。
我想过,这个项目如果再招两个高手进来帮忙,很快可以搞定;如果只招一个进来的话,勉强可以搞定,只不过时间会稍微慢点。为此,我把自己的想法反馈给了蒋总。蒋总表面上答应了,也确实见他面试了几个人,但一周过去了,始终不见一个人进组。一方面是客户急着要结果,一方面是迟迟没有帮手入组,我这边的压力非常大。而蒋总,却让我们在周末加班。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三个人已经万念俱灰了,只是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这个公司真的没有前途,我作为项目组长,没有一点权力。就说说招聘吧,我这边急着要两个人,而蒋总呢?装模作样的招人了,她自己不懂技术,竟然让李总通过笔记本远程面试。这一幕,是我在打水的时候偶然看见的。不是我不相信李总的能力,我是觉得,我想要什么样的人来帮忙,我自己应该更清楚吧。既然,你把项目交给我来做,你面试人不经过我是什么鬼?算了,不计较了,这个项目,我已经在心里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