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过是承蒙圣恩而已,况且我又不是大夫我留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而且我来这里不是来照顾吴大人的,你们也最好记得陛下派吴大人和我来海城是为了什么?”刘缨说完便走出房间,留下一屋子人尴尬地呆在房间里。
之遥看看身后没有一个人跟上来气愤到:“小姐,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人跟来。”
“他们不跟来才最好,你忘了他们都是吴太尉的人,若是真的跟着我们一起来了说不定会给我们找出什么麻烦呢。走吧,我们要赶快去做重要的事情了。”说完刘缨的脚步加快向前。
刘缨赶到灾民们的院落时所有人都已经整装待发,刘缨站在台阶之上大声说道:“众位兄弟们,从今天起你们就要开始重新建造你们的家园了,你们还好吗?”
“很好。”底下齐声回答呼声响彻天际。
刘缨的脸上也出现少有的笑容:“那好,现在你们要分成两批,一批留在城内帮助城里的百姓们修葺房屋,另一批要跟我一起去城外北部五十里的葫口修筑大坝。你们考虑一下要去哪里,要留在城里的到之雅这里领取黄色的丝带,想去葫口的在之遥这里领取红色丝带。”
葫口位于洛河上游接近与鲁河合流处,葫口有一处狭小的河道如同葫芦口一般,这也是葫口地名的来历,刘缨选在这里筑坝一方面节俭了筑坝的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在葫口上游有一处开阔低洼处可以缓解水流对大坝的冲击。这些情况都是刘缨为灾民治病时,从灾民的口中得知,也因此她才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筑坝的最佳地点。
第二十章 致远公子
院中人群不一会便分散成两队,刘缨留下之雅在城中帮忙,带着之遥和另一队人赶往葫口镇。
一行人直到傍晚时分才赶到葫口镇,刚走近村镇,便冲出一队人马走到他们面前。
为首一人从马上下来走到刘缨面前恭敬道:“刘公子,在下等候多时了,刘公子请随我们来。”
刘缨微微点点头便跟着那人向城里走去,后边的人都面面相觑沉默着跟在刘缨身后进入镇中。
宽阔的庭院中颤颤巍巍地跪了一排人,刘缨斜视一眼继续往前走。身边的人边走边解释道:“刘公子,这些都是镇上的乡绅富豪,海城的涝灾到了这里由于被分流以后势力减弱,而且葫口上游的开阔处更加减弱了河流的水势,因此葫口便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可是这些人竟然趁着国难来中饱私囊欺压百姓,我们到这里的时候对我们更是百般刁难,所以致远公子命我们将他们都捆绑起来,等您来了再做处理,您看……”
刘缨冷哼一声道:“这样的人原本留着也是没用的,只是现在情况特殊,把这几个人交给他们,不过要让他们注意一点,毕竟筑坝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多几个人也多几分力。”
他们自然指的是跟着刘缨一起来的人,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民众,对这种欺凌百姓的恶霸毒官自然是恨到极致,想想都替那几个人感到可怜,不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对身后的人是一个颜色带着那几个人离开了。
“小姐,致远公子是谁啊?怎么感觉这里的人都对他很敬畏似的,而且他们怎么知道我们要来啊?您是怎么认识致远公子的啊?”之遥像一只充满活力的小麻雀一般,吱吱喳喳问个不停。
刘缨停住脚步看着远处,曾经她与之遥一样如孩童般每天都有许多不懂的问题要问,每次家人都温柔地看着他轻轻抚摸她的头为她解答,可是那么温柔善良的家人却含冤而死,她怎么能不恨不怨,不怒不报。
“小姐?您怎么了?”之遥小声问道。
刘缨这才回过神来微微笑道:“没什么,只是想起了一些事情。我们很快就能见到致远公子了,到时候你就可以当面问他问题了。”
夜色渐渐阴沉下来,两人穿过前院来到后院之中,一处通明的灯火引导两人走过去。
刘缨伸出手在门上轻叩几下,立刻就有清爽的男声传出:“进来吧,门没锁。”
两人走进房内,宽大的书桌前一个英俊潇洒的男子执笔伏案,靛蓝色的衣衫在身上显得阴沉暗淡,乌黑的秀发在烛光下闪着光泽。男子头也不抬问道:“缨……你们接到刘公子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果然是个好名字。”刘缨站在原地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