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日常_作者:柳锁寒烟(131)

  九儿就冲两位公主福了一福:“姐姐安安。”

  绣瑜迎上两位格格困惑的眼神,笑着解释:“她说话迟,你们别笑话。”

  她这自曝其短的行为一下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两位格格这才低低地笑了。

  九儿倚着绣瑜站了,好奇地打量两位格格。永和宫没有跟她年龄相近的女孩。两个哥哥又整日孟不离焦,少有时间搭理她。她想着,拽了拽绣瑜的衣角:“额娘,让姐姐和我们一起滑冰吧。”

  绣瑜不由惊讶,转而笑道:“格格们若闲来无事,不妨一起玩一会。”

  其实两个格格刚才躲在一旁偷看许久,就是喜欢这种新奇的滑法,结果德妃真的邀请她们了。五格格又犹豫起来,她已经是大姑娘了,叉开腿坐在箱子上总是不雅。六格格却跃跃欲试,也不要人扶,三两下就爬上箱子坐稳了。

  胤祚在旁边使坏,突然大喊一声“走咯”,狠狠在箱子角上推了一把。冰面上滑溜溜的,那箱子就原地打起转儿来。没想到六格格却是个胆大的,只是在开始的时候“啊呀”了一声,很快就双手后撑,稳住了身子,踢着腿大笑起来:“你吓不着我!再来,再来!”

  众人都跟着笑了一回。绣瑜晚间入睡时,突然跟竹月叹道:“六格格倒是个性子好的。九儿和我肚子里这个若能像她一样,就不愁将来了。”

  “呸呸呸,您肚子里的肯定是个阿哥!而且娘娘,您不觉得六格格的性子野了些吗?哪有咱们九格格乖巧?”当年六格格的生母郭络罗贵人屡次跟绣瑜作对,竹月难免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六格格。

  “胆大又不至于失了分寸,就是好性子了!先帝爷的女儿绝大多数都嫁到了蒙古,咱们万岁这儿估摸着也差不了多少。瞧着吧,六格格将来必有所成。”绣瑜抚摸着自己的肚子,陷入沉思。

  如今宫里尚且没有十三阿哥,她肚子里这个多半又是个格格。

  清朝公主们的远嫁不同于以往文成昭君式的和亲。根本原因在于大清跟蒙古之间的紧密联系,赋予公主们更高的地位。在夫家眼里她们是清廷的代表,在娘家眼里她们又是联络蒙古的棋子。君不见,皇太后的养女固伦端敏公主屡屡顶撞康熙,康熙愣是拿这老姐姐一点办法都没有。

  女孩儿们嫁到草原上,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她们失去的是遮风挡雨的屏障,同样也是男尊女卑的枷锁。

  九儿的性子已经有些过于安静了,她肚子里这个可不能再像五格格似的腼腆文弱了。

  第58章

  绣瑜发觉自己立了个完美的Flag, 昨儿她还在想宫里没有十三阿哥。结果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花灯还没撤下去呢,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 温僖请了众妃到永寿宫小坐看戏。

  春饼和炸糕吃了还没两块, 坐在后头的章佳贵人突然呕酸不已。传了太医来一瞧, 果然是有了。皇太后笑得合不拢嘴。康熙从前朝赶来,也是喜气洋腮。章佳氏既是满洲大族出身, 又有蒙古血统,这样的女人生的孩子永远都不嫌多。

  温僖在一旁打趣说:“德妹妹的产期就在四月里, 章佳贵人这个,就是老十四了。”

  绣瑜哭笑不得,贵妃这话只怕刚好说反了。

  康熙闻言更是喜不自禁,大清从皇太极那一代开始子嗣就不算很昌盛, 到了他这儿终于排上了两位数, 怎能不得意呢?

  温僖立马请旨叫人打扫了后殿,依着嫔位的例子装点好了,让章佳氏住进去。

  四妃的表情都很平静, 更准确地说是麻木。这些年宫里不像以前那样斗得狠了,关键在于皇子们渐渐都大了,四妃地位稳固,谁也扳不倒谁, 所以都在积蓄力量静观其变。章佳氏这种新人就是生出朵花儿来,也越不过前头十二个哥哥去呀。

  况且绣瑜看到贵妃这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模样, 总觉得眼熟得很,心里微微发凉。剔骨割肉, 才能练成金身,只盼章佳氏能熬得过去吧。

  开春后,大阿哥的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进了门,这是一个容长脸儿、面貌温柔秀丽的妇人,观之温柔可亲。

  第二天新人前往各宫庶母处拜门,依例都是二拜六叩,惠妃虽然并不能比别的妃子多受几个头,还是一早换了身端庄富丽的紫色凤穿牡丹旗装等在钟粹宫。

  绣瑜这儿如常起床梳妆,随口问道:“可备下礼了?”

  竹月捧了个锦盒上来,里头装着一对品质不错的羊脂白玉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