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的,胤禟素来天不怕地不怕,但一见了康熙就浑身不自在。他闻言低了头,浑身颤抖,连话都说不出。
十阿哥见状挺身而出:“皇阿玛明察,九哥前儿是病了来着。”八阿哥也跟着跪下来:“皇阿玛若不信,可以查阅太医院的脉案。”
康熙瞪了一眼十阿哥:“你的《资治通鉴》背得比他还不如!哪有资格为他人讲情?”
谁料胤俄用困惑地目光跟他对视,老老实实地说:“儿子是不会背这劳什子通鉴,可九哥的确是病了啊!就是前天晚上的事,这儿子总不会记错。”
康熙看着十阿哥纯洁的眼神,一时语塞。对这个儿子他是有愧的——那年温僖怼太子的事发生之后,他就有意放纵老十的脾气,不像其他阿哥那样严加教导,反而盼望着他平庸一些,日后做个富贵王爷也就罢了。
思及此处,他连训斥胤禟的话都忘了,最终只化为一声叹息:“起来吧,你们都回去给朕好好温书,三日之后朕再来检查,若还是不能,仔细你们的皮。”
三人俱是一喜,赶紧退到后面远远地站着。这下康熙的目光顺理成章地放到明显又矮了一头的胤祥身上:“先背一段《千字文》来听听。”
敏嫔就胤祥一个儿子,焉能不重视?她虽然识字不多,但还是三岁就给他开了蒙,“三百千”外加《声韵启蒙》是早就熟记了的。胤祥背着小手,随口道来,一字不落。
康熙的表情总算缓和许多,又问:“《孝经》天子章第二篇。”
胤祥答道:“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此句何解?”
胤祥一愣。他才刚刚开始学《孝经》。皇子们读书首先是读一百二十遍,颂一百二十遍,默一百二十遍,才开始讲解。康熙此问对他来说,却是超纲了。
好在他素来有些快才,这句话句式又十分简单,胤祥略一思索便答道:“是说由己及人,孝敬父母的人总归不会轻易厌恶怠慢他人罢?”
康熙不由轻笑出声:“你倒会取巧。也罢,解得还算贴切,老十三是个脑子灵光的。”此时梁九功躬身上前在他耳边轻声说:“皇上,礼部尚书已经在南书房等候了。”
康熙遂点头道:“今天就到这儿吧,摆驾南书房。”他说着正要起身,却听身后一个清亮的童音不满地说:“皇阿玛,还有我!还有我!”
康熙转头,目光先在半空中巡视了一圈,然后突然下沉,才看到地上嘟嘴拧眉、正跳着脚求关注的十四。
他不由哈哈大笑,胤祯是他和德妃的幼子,好容易养到如今,前头两个哥哥都成器。他对这个孩子感情又不一样,不是像对老十那样刻意打压放纵,而是打从心眼里觉得他平安康泰就好,不求其他。
“好好好,”康熙吩咐道,“你就背一段《三字经》,老七你负责监督你十四弟,随后报给朕知道。摆驾南书房。”
第97章
《三字经》是古代蒙童读的第一本书, 其难度好比后世的“abcd”字母歌。连五岁的十四都听出康熙这话里的敷衍了事,当即委屈地扁扁嘴。
可惜康熙已经头也不回地走了。
更倒霉的是, 皇帝虽然是随口敷衍, 可圣旨就是圣旨, 还得执行。七阿哥忍笑听十四黑着一张包子脸背了遍三字经,在心里笑得直打跌。
晌午的时候课间休息, 人人都看出十四不高兴极了。
康熙一走,九阿哥又立马恢复了皮猴本色, 笑眯眯地上来,故意背着手在十四面前转来转去地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把十四气得眉毛眼睛都皱到一块儿了,他才终于忍不住上来揉捏一番, 缺德地哈哈大笑:“皇阿玛这是把你当小孩儿打发呢!”
眼见十四眼睛都红了, 一副要咬人的模样,胤禩胤祥赶紧上来隔开两人。
见胤禟笑得一路笑得直打跌,胤禩又好气又好笑, 把他拖到无逸斋外僻静地方,急道:“你干嘛老去招惹十四?明明没有恶意,又平白给自己树敌,何苦来着?”
胤禟仍是捂着肚子, 止不住地笑:“八哥,你不觉得他没桌子高的一个小人儿, 整天板着脸装大人,好玩得很吗?我就喜欢看他生气的样子, 哈哈哈,好玩死了。”
“哪里好玩了?”胤禩又气又忧,拧着他的嘴气道,“你若哪天倒了大霉,十有八1九就是出在这张嘴上!虽说都是兄弟,但是你额娘跟德妃关系本来就不好,那年挨了四哥一巴掌,你还嫌不够吗?”